渺渺晴波晚,青青芳草时。
远帆看似定,独树去何迟。
花落刘根庙,云生柳毅祠。
香莼正可撷,欲寄起相思。
【解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诗人在暮春时节,来到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胜地,观赏湖上景色,抒发了怀友之情。首联写景,“渺渺”点湖之远,“晴波”状湖之美;颔联写船帆,“定”字写出了帆影之稳。颈联写刘根庙、柳毅祠之景,“云生柳毅祠”是想象之景。“香莼正可撷”,以莼菜喻友谊。尾联直抒胸臆,表达相思之情。
【答案】
译文:
湖面水波浩渺,晚霞映照着湖面。青青芳草,时见新绿。
远远看去,帆船像已停泊,而树却还依依不舍地向岸边走去。
刘根庙前落花缤纷。柳毅祠前白云缭绕。
正好采摘新鲜莼菜,想寄去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作者由鄱阳入长江之时,时年42岁。此诗为五律,每句七言,共四句,八句为一首。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感情深沉。
首联写景。“渺渺”、“青青”两个叠词,把湖水的辽阔和芳草的茂盛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无限遐想。“晴波”“芳草”本是诗人眼中常见的景象,但在这里却是别有一番情致。诗人面对这样的美景,不禁想起远方的友人。
次联写怀友。“帆”指船帆,此处泛指友人。“看似定”,用拟人手法写出帆影之稳,仿佛友人已经停舟靠岸,然而友人却迟迟不至。“独树”指孤树,此处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望着眼前这棵孤独的树,不由想起那棵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大树。
三联写景。“刘根庙”“柳毅祠”都是唐代著名的古迹。刘根即刘根子,相传是一位能知人休咎的神人;柳毅则相传是一位能托书飞达洞庭龙君处的孝女。这里诗人用典意在说明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如同那飘向远方的云朵一样绵长不断,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
结联写情。诗人此时正在船上,想到朋友不在,便采摘新鲜的莼菜准备寄给朋友。这里的“莼菜”,既是眼前的实物,又是诗人心中的寄托,是诗人友情的象征,也是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