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为郎久,栖迟共一贫。
师恩衰境负,友道客途真。
世德推醇谨,乡心入隐沦。
萧条何水部,未肯受风尘。
注释:
- 三载为郎久,栖迟共一贫。
译义:三年作为县令的时间很长,我与您一样生活贫困。
- 师恩衰境负,友道客途真。
译义:在您的影响下,我对世事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朋友之间的交往也更加真诚。
- 世德推醇谨,乡心入隐沦。
译义:世人都称赞你的品德纯正、稳重,而我内心却向往隐居的生活。
- 萧条何水部,未肯受风尘。
译义:面对萧条的社会环境,你不愿接受官场的诱惑和束缚。
三载为郎久,栖迟共一贫。
师恩衰境负,友道客途真。
世德推醇谨,乡心入隐沦。
萧条何水部,未肯受风尘。
注释:
【注释】 过闻果师园居:路过闻果师的园林住所。 帆影窗中没,钟声树杪移:帆影消失在窗户的另一边,钟声从树梢传来。 檐依悬果近,阁避偃松欹:屋檐靠着悬挂的果实,阁楼避开了倾斜的松树。 菜甲春来蚤,茶枪雨后迟:春天菜叶长得早,茶叶生长得慢。 散斋闲独往,应与道人期:斋戒结束后闲暇地前往,应当和道人相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园林风光的小诗,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图画。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
诗句释义 1 蚤凉成偶游:"蚤"指天刚亮的时候,“凉”指的是清晨的微凉。"成偶游"意味着在这样凉爽的早晨,作者选择出门散步。 2. 惜爽憩南楼:"爽"意为清爽,"憩"是休息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对早上凉爽清新气候的喜爱,并选择在南楼上停留休息以欣赏和享受这美好的自然风光。 3. 棋响鸟声动:"棋响"可能是指下棋的声音,这里的"响"有声音的意味。而"鸟声动"则描述了鸟儿清脆悦耳的叫声。 4.
【注释】 游西湾:在今广东省肇庆市境内。西湾为肇庆名胜之一,有“一湾流水半江帆”的美誉。断壁、荒祠、钟、云、生来几两屐等皆指景物。 栗:古代的一种供祭祀用的干肉,这里指干板栗。 鼠窜藤:老鼠在藤上跳跃。 选胜: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 扪危:攀越险峰,比喻登山游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诗。诗人于某日登临西湾,面对荒废的古庙和荒凉的自然景观,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意境幽静、清远
【注释】 元墓谒剖公:拜访剖公(指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即元稹墓。 一衲消群相,孤峰占妙香:僧衣像一件衣服一样,消除了世间的纷扰,只有孤山独秀,香气四溢。 经声清石骨,佛面冷湖光:僧人在诵读经文的声音中,能让人感受到石头的清凉,佛面的冷静如同湖水。 花落承趺坐,云归识讲堂:花瓣落下时,僧人盘腿坐在地上,云彩归来之时,就知道是到了讲学的地方。这里的“趺”指的是盘腿而坐的姿势。 空潭今夜月,钟鼓祝前王
这首诗的注释已经包含了,以下是逐句释义: 1. "穿山势削悬崖断" - 描述的是穿山的地势,山势陡峭,像被削断了一样。 2. "根移怒雨来" - 描绘了山根随着猛烈的雨水而来。 3. "洞深山转伏" - 描述了山洞深处,山峰转角处隐藏在地下。 4. "石尽海方开" - 当石头都消失后,海洋才露出水面。比喻事物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显现出来。 5. "废寺三盘磴" - 描写了废弃的寺庙,有三个台阶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天台山的景色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振锡西泠渡:振锡,即打铁的声音,表示和尚开始修行;西泠,即今天的西湖;渡河,指在湖面上行走。整句的意思是说,和尚开始在西湖上修行,打铁的声音在湖面传来。 屐侵盘磴雪,衣湿渡江云:屐,即木屐;盘磴,即台阶;雪,指的是湖上的水花;渡江,指从湖上过江;云,指的是湖上的雾气。整句的意思是说,和尚的木屐被水冲到台阶上来
《五月寻山夜寒话雨》是清代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逐句解读: 1. 首联解析:首联“客衣轻百里,长夏惜登临”描述了穿着轻盈衣物的旅人行走在漫长的夏季里,对登高远望的渴望。 2. 颔联解析:颔联“正尔出门夜,忽逢山雨深”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出门时突遇大雨的情景,营造出了一种意外和紧迫的氛围。 3. 颈联解析:颈联“聊将斗酒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通过描绘溪桥夜景,抒写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清丽,意境幽雅,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开头两句“竹深斜见屋,溪冷不分桥”,是写月夜溪边的景色。“竹深”点出诗人的居处,说明他远离了尘嚣,在山里过着恬静的生活。“斜”字用得妙,它不仅写出了月亮的倾斜角度,而且使整个画面更显得清幽宁静。“竹深”与“屋”之间有一段距离,所以“斜见屋”三字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节:舌在音何𧮈,唇亡口半呿 - “舌在音何𧮈”: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舌”与某种抽象的“音”联系起来。可以理解为舌头(象征性地)承载着某种声音或意义。 - “唇亡口半呿”:嘴唇没有了,嘴巴自然张开。这里的“呿”是开口呼出的声调,形象地描绘出失去嘴唇后嘴巴的状态。 第二节:病同师伯齴,方问仲堪医 - “病同师伯齴”:这里可能是指病情相似或相仿
【注释】 1. 瑜芬:人名。侍儿:婢女。明慧:聪明伶俐。去:离别。江上送君别:在江边送别。 2. 馀情感侍儿:对侍者的感情。 3. 对人先母意:以母亲对待他人的方式来对待侍者。 4. 生小就侬嬉:从小时候起就跟你玩耍。侬:我,你。嬉:玩耍。 5. 恃稚偏频进:因孩子气而频繁接近。 6. 含娇托未知:带着娇媚的样子托着不知道的东西。 7. 谁解笑微窥:谁能理解微笑中的秘密。 【赏析】
弱息怜还幼,扶持有大家。 高门虽宦迹,远嫁况天涯。 小字裁鱼素,长亭响鹿车。 白头双泪在,相送日将斜。 注释: - 弱息怜还幼:怜(爱),弱息,指年幼的孩子。怜爱年幼的孩子。 - 扶持有大家:有家,指妻子。扶持,照顾。 - 高门虽宦迹:高门,指的是显贵的家庭或家族。宦迹,仕途上的历程或经历。 - 长亭响鹿车:长亭,古代设在道路旁的亭子,供行人休息和欣赏风景。响,声音。鹿车,用鹿皮装饰的车。 -
注释: 1. 得食惊心里:得到食物后,它内心感到惊喜。 2. 逢人屡顾中:每当看到人,它就会多次回头望。 3. 侧身探老树:它侧着身子探查老树的情况。 4. 长臂引秋风:它伸出长长的手臂,引导秋风。 5. 傲弄忘形便:它傲慢地玩弄自己,忘记了自己的形貌。 6. 羁栖抵掌工:在羁旅栖息时,它与主人的手掌接触得很巧妙。 7. 忽如思父子:突然想起父子之情。 8. 回叫故山空:回到山林里,发现空无一人
橐驼 独任三军苦,安西万里行。 铸铜疑鹤颈,和角废驴鸣。 山负祁连重,泉知鄯善清。 可怜终后载,汗血擅功名。 注释: 1. 独任三军苦:独自承受着三军的辛苦。 2. 安西万里行:在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历了万里的旅程。 3. 铸铜疑鹤颈:将骆驼的颈部铸成铜像,让人怀疑它是否能承受鹤的脖颈。 4. 和角废驴鸣:因为骆驼的叫声与驴子不同,而废弃了用驴鸣来标识的方法。 5. 山负祁连重
注释: 1 郡阁:指地方官府,此处指赣州。 2. 登临迥:登上高处,眺望远方。 3. 江湖已解兵:比喻国家已经平定战争,恢复安宁。 4. 百滩争二水:形容江河众多,水流争先恐后地涌向两条主要河流。 5. 一岭背孤城:描述一座山岭背靠着孤立的城池。 6. 石落蛟还斗:石头落入水中,激起的水花让龙(象征危险或困难)也参与其中争斗。 7. 天晴雁自横:晴天时,大雁自由自在地飞翔。 8. 新来贤太守
【解析】 此诗是送别之作。作者送何蓉庵出守赣州,首联写送行者出发时的情景,“想见”二句即景抒情,抒发了依依惜别的深情;颔联写送行者行装已备,即将启程;颈联写送行者离开故乡后,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尾联用典,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感情真挚深厚。 “想见征途便”,想见——料想,猜想,设想。想见征途便,想见——料想,猜想,设想。想象路途遥远艰难,旅途艰险。“还家正早秋”
【注释】: 1. 苑先南还:诗人的友人穆苑先南归。 2. 庭树书来长:指从友人那里寄来的书信,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了。 3. 空阶落叶黄:空阶下铺满落叶的台阶显得更加萧瑟、凄凉。 4. 酒乘今夜月:借着今晚明月饮酒。 5. 梦绕一林霜:梦里飘荡着漫天的飞霜。 6. 客过探松坞:客人来访时去松林里探寻。 7. 童饥偃石床:孩子饿了就躺在石头床上吃野果。 8. 因君谢猿鹤:因你而向山中之猿和鹤致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