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宿菰蒲晚,荒陂积雨痕。
湖长城入岸,塔动树浮村。
渔出沙成路,僧归月在门。
牵船上瓜埭,吹火映篱根。
《高邮道中》其一
野宿菰蒲晚,荒陂积雨痕。
湖长城入岸,塔动树浮村。
渔出沙成路,僧归月在门。
牵船上瓜埭,吹火映篱根。
解析与注释:
- 野宿菰蒲晚,荒陂积雨痕
- 野宿:指野外的临时住宿。
- 菰蒲:即茭白,是一种植物名。
- 晚:指傍晚时分。
- 积雨痕:指由于雨水积聚而留下的痕迹。
- 整体意思:在野外过夜时,看到菰蒲和积水的痕迹。
- 湖长城入岸,塔动树浮村
- 湖城: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称,但根据上下文难以确定具体位置。
- 入岸:形容城墙或堤坝等建筑结构深入水中。
- 塔动:指因风吹动而产生的轻微摇晃或波动。
- 树浮村:指因水波作用而使得树木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村庄一样摇曳。
- 整体意思:湖水包围着城墙,当风吹过时,塔和树木似乎在浮动之中。
- 渔出沙成路,僧归月在门
- 渔出沙成路:描述了渔民们用网捕鱼后,沙滩上留下了他们行走的道路。
- 僧归月在门:描绘了僧侣归来时,月亮还挂在门上。
- 整体意思:通过渔民捕鱼留下的痕迹和僧侣归来的时间点来描绘夜晚的景象。
- 牵船上瓜埭,吹火映篱根
- 牵船:指的是拉动船只的动作。
- 瓜埭:一种可能的水陆交通枢纽或码头。
- 吹火:这里可能是指使用风力来点燃火焰。
- 映篱根:形容火光映照在篱笆的根部,增添了一些生动的视觉效果。
- 整体意思:描述一个场景,有人拉船经过瓜埭,并且利用吹来的风点燃了火焰,火光照亮了篱笆根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人通过简洁的笔触,捕捉了自然景观中的瞬间美。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真实描写,也不乏对人物活动的细腻刻画。通过对细节的精细观察和表达,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田园氛围。同时,通过对比和映衬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显得层次分明,富有韵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