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席凉新欲沁肌,流年真叹暗中移。

已产蟋蟀呼秋至,渐觉灯檠与夜宜。

一岁又偷兵罅活,几絇能织鬓边丝。

暮云不解为霖雨,闲处成峰只自奇。

《立秋晚》

枕席凉新欲沁肌,流年真叹暗中移。

已产蟋蟀呼秋至,渐觉灯檠与夜宜。

一岁又偷兵罅活,几絇能织鬓边丝。

暮云不解为霖雨,闲处成峰只自奇。

注释:

  1. 枕席凉新欲沁肌:枕头和席子都变凉了,仿佛能感受到肌肤上的每一丝寒冷。
  2. 流年真叹暗中移:感叹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
  3. 已产蟋蟀呼秋至:蟋蟀已经开始鸣叫,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4. 渐觉灯檠与夜宜:逐渐感觉到夜晚的灯光和气氛都很适合。
  5. 一岁又偷兵罅活:一年的光阴又偷偷地从细小的地方溜走。
  6. 几絇能织鬓边丝:几根头发都快要织成鬓发间的丝线了。
  7. 暮云不解为霖雨,闲处成峰只自奇:傍晚的云朵不懂得带来雨水,但自己静静地站在那里显得格外奇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立秋时节景象和感慨岁月流逝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立秋时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枕席凉新欲沁肌”,形象地表达了初秋的清凉感觉,似乎可以感受到皮肤上的微冷。接着通过“流年真叹暗中移”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时间在不经意间已经悄悄流逝。

第二句“已产蟋蟀呼秋至”,用蟋蟀的鸣叫作为秋天到来的信号,增添了一份生动和真实感。第三句“渐觉灯檠与夜宜”,描绘了夜晚的氛围,灯火通明,让人感到舒适。第四句“一岁又偷兵罅活”,则表现了时光的无情,一年又一年地悄悄逝去。最后两句“几絇能织鬓边丝”,“暮云不解为霖雨”,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既展现了立秋时节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