讵能求阙换偏安,一角重分马远山。

试忖肝肠禁几截,坐教唇齿失相关。

积尘成世逃终浼,补石完天问亦顽。

吟望少年头欲白,未应终老乱离间。

读报

讵能求阙换偏安,一角重分马远山。

试忖肝肠禁几截,坐教唇齿失相关。

积尘成世逃终浼,补石完天问亦顽。

吟望少年头欲白,未应终老乱离间。

注释:

  1. 讵能求阙换偏安:岂能寻求朝廷的过错来换取自己的偏安。
  2. 一角重分:指国家的一部分被分割。
  3. 马远山: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或山脉,但在此语境中没有明确意义。
  4. 试忖肝肠:尝试思考(自己)的内心(感受)。
  5. 禁几截: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6. 坐教:致使、使得。
  7. 唇齿失相关:比喻关系破裂。
  8. 积尘成世:形容世界因各种琐事而变得杂乱无章。
  9. 补石完天问亦顽:意为试图修补国家的缺陷,如同努力弥补天的缺陷一般徒劳。
  10. 吟望:在这里可能是“咏叹”的意思,表示作者有感而发。
  11. 少年头欲白:形容岁月蹉跎,青春易逝。
  12. 乱离:战乱与离散。

译文:

岂能寻求朝廷的过错来换取自己的偏安?一部分被分割的国家。
尝试思考(自己)的内心(感受),却只能受到限制。
致使、使得,关系破裂。
因为琐事纷杂,世界变得杂乱无章,就如同尽力修补天的缺陷一样徒劳。
有感而发,咏叹。
年轻的生命,就像头发已经白了一样逝去。
不应在这样的混乱和战乱之中终老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讵能求阙换偏安”,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现实的不满,认为仅仅依靠改变现状来获得安宁是不可能的。次句“一角重分马远山”,则描绘了国家分裂的现实,暗示了国家的不稳定和分裂。第三句“试忖肝肠禁几截”,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他试图在有限的范围内找到一线希望,但结果却是徒劳无功。

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悲哀。第四句“坐教唇齿失相关”,形象地描述了由于社会的混乱而导致个人关系破裂的情况。第五句“积尘成世逃终浼”,则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描述,它暗示了社会中的种种琐事和纷扰已经使人们失去了方向和目标。第六句“补石完天问亦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努力修补国家缺陷的无奈和讽刺,他认为即使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难以改变国家的困境。

最后两句“吟望少年头欲白,未应终老乱离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他认为年轻生命的流逝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这样的乱世中生活是不应该的。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破坏的谴责。同时,它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不确定和焦虑。整首诗通过描绘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挣扎,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