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字时魁号柘湖平湖人嘉靖壬辰进士选庶吉士迁刑部主事初建昌侯张延龄下狱刑官沈椿以戚畹故不令入重狱后代者踵之事发前后提牢官二十四人俱拟杖而梅在其中谪判滁州卒于官梅才气豪尚欲以功业文章自见惜乎未究其用在滁时雅抱冲淡纵情山水兴会所至发为诗歌清深老健迥然尘壒之外可以振华启秀嘘枯吹生使千载下犹堪想见其人没后五年冯祐山刻其遗稿
生卒年:?-?
王梅(时魁)
查阅内容
在滁州与韩侍御鲁淙卜筑丰山东麓(注释) 1. 原文 知尔亨途久息机,不妨高卧共岩扉。 山云半落乌皮几,池月凉分白苎衣。 抱病秋来行乐倦,故人天上尺书稀。 疏慵自缺经时略,浪说东南有少微。 2. 译文 知道你仕途艰难,我已经很久没有机会出仕。我们可以在这山中静享清闲,一起度过闲暇时光。山中的云雾飘落在乌木书桌上,月光洒在白色麻布的衣物上,仿佛能让人忘却尘世烦恼。秋天来临
霜日晴酣万颗红,金盘琥珀出深宫。 尚方共喜尝新早,讲幄惊传受赐同。 青简可能惭素食,琼浆端合润丹衷。 杜陵有客空才思,寂寞樱桃叹转蓬。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霜日晴酣万颗红,金盘琥珀出深宫":描述深宫内景,霜降的天气让万物看起来格外鲜艳,金色的盘子和琥珀色泽的水果显得尤为珍贵。 - 霜日:象征冬天的严寒,但同时也带来生机和颜色的变化。 - 晴酣:意味着晴朗的天气让人心情愉悦,充满活力。
琴鹤萧然万里行,一官岭外称闲情。 春风绿展柳阴厚,霜日红酣荔子晴。 剩有诗篇消日永,坐看鼙鼓静严城。 谁云百粤多豺虎,谈笑胸中有甲兵。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琴鹤萧然万里行: - 琴鹤萧然:形容旅途遥远,寂寞凄凉。琴和鹤常在古代诗歌中用以象征高洁或孤独。 - 万里行: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独自旅行的艰辛。 2. 一官岭外称闲情: - 一官:指在岭南任职。 - 岭外:泛指岭南地区。 -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同时要注意注释中提到的一些字词,如“侍御”“陶氏山庄”“美人期”等。 本题要求逐句翻译,并写出每句的大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对每个句子进行翻译,要尽量直译,不漏掉关键字。注意重点实词和文言特殊句式。 第一联:早晨与美人约定好,出了城已经很晚暮了。 译文:早晨与美人约好了
百步桥 百步桥下日荒荒,江流无声江草黄。 行人踟躇立古道,沙鸟踯躅啼回塘。 苍龙沉沉彩虹偃,短棹轻舟采芳卷。 月落汀洲人不归,肠断春风穆溪远。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百步桥下日荒荒 - 注释: 形容桥梁下的景致荒凉,太阳显得格外昏暗。 - 译文: 在百步桥下,太阳显得黯淡无光。 2. 江流无声江草黄 - 注释: 描述江水悄无声息地流淌,而江边的草已经由绿变黄。 - 译文:
【解析】 本首诗的注释是: 1. 韩康:传说中的卖药人,《列仙传》中载他卖药时,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2. 子晋:传说中吹笙的人,即萧史。 3. 蓬岛:蓬莱、瀛洲两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4. 滁州:今安徽滁县,为宋代著名山水诗人欧阳修的贬谪之地。 译文: 与韩侍御镇伯同属疾病缠身却玩得如此开心,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韩康卖药不知道秋天到了,子晋吹笙漫游于天地之间,可仙人厌倦了蓬岛的清闲生活
诗句大意为: - 淮北淮南节候同,荒台无限北来鸿。 - 初怀短梦青山外,倦倚高城夕照中。 - 云树不堪连海岱,商歌何处起秋风。 - 横塘寂寂蘋花老,欲采寒香荐醉翁。 译文: - 淮北和淮南的节气相同,荒废的高台上飞翔着无数来自北方的燕子。 - 我怀着在青山之外的梦想,疲倦地倚靠在这座高耸入云的古城之中,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 - 云和树木无法承受大海的重压,商歌从哪里吹拂起秋天的风? -
注释: 见说琼州地,烟中叠浪开。——听说那里是琼州,烟雾缭绕中波浪层层。 远天分岛溆,晴蜃结楼台。——远远的天涯如同岛屿,晴天时海市蜃楼仿佛楼台。 水馆鲛人识,风樯贾舶来。——在水中的馆舍里人们都能认识海龟,海上商船往来不断。 桄榔秋树好,莫怨夜猿哀。——槟榔树下的树木在秋天依然郁郁葱葱,不要为夜晚猿猴的哀鸣而感到悲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林节推去琼州时所写的一首告别诗。
凉州曲 记得行时约,言从上党游。 昨传书信至,三岁在凉州。 注释: 记得:记得曾经有过约定。 行时:出行的时候。 约:约定。 言从上党游:说要去上党游玩。 上党:地名,今山西长治一带,是古代晋国的旧地,位于太行山以西。这里泛指边远之地。 昨:刚才。 传:传送、传递。 书信:信件。 至:到达。 三岁:三年。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小诗。全诗语言朴素无华,却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注释】 苦忆:非常思念;王夫子:对人称对方为先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清时:太平盛世。考槃:《诗经·小雅》:“岂弟君子,无信不闻。贻我彤管,尚之以琼英。”考槃,即咏物诗。 三年:三年未见。长安:指京城长安。 兰:兰花,一种香气浓郁的花卉。雪:形容雪花洁白。留:留住。彤管:红色笔杆的笔。这里以笔喻人。 云山:高山与云雾。铁冠:用来形容人的官位或地位高
相关推荐
王仲煇是明代的一位知名诗人,他的诗作在明朝时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以下是对王仲煇的相关介绍: 1. 生平背景 - 早年生活:王仲煇,字道思,号遵岩居士,因其家庭排行第二,故又有王仲子之称。他是晋江人,生活在明朝时期。 - 文学成就:王仲煇以其精湛的文墨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在明朝时期的诗歌创作,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现实。
王召是明代的诗人,字子行,号南山。王召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词作品的创作上,通过他的诗作,可以感受到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王召是明朝无锡人,嘉靖二年进士,官至户部员外。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还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他的作品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例如,《过周瑜小乔墓》中提及的“东吴名将推公瑾
明代诗人王业是江西吉安人,字时泰,曾袭世职为吉安副千户,以勇略著称。他的生平和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下是关于王业的介绍: 1. 生平简介:王业,字时泰,生于明朝时期,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他出生于江西吉安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十六岁时,他袭得世职,成为了吉安的副千户,这显示了他早年就展现出的非凡能力和才华。王业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出色的表现,而且在文学上也有所贡献
王建中是明代的诗人,字铭新,号寰羽,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他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将详细介绍王建中及其生平: 1. 基本信息 - 字号与籍贯:王建中,字铭新,号寰羽。他的出生地为浙江嘉兴府平湖县。 - 主要作品:王建中的诗词全集包括《南下·战罢平津又指南》、《解放沈阳·烽火连天战锦州》等多首作品。 2. 仕途生涯 - 早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