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卖药不知秋,子晋吹笙汗漫游。
可是仙人厌蓬岛,一时高卧在滁州。
【解析】
本首诗的注释是:
- 韩康:传说中的卖药人,《列仙传》中载他卖药时,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 子晋:传说中吹笙的人,即萧史。
- 蓬岛:蓬莱、瀛洲两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滁州:今安徽滁县,为宋代著名山水诗人欧阳修的贬谪之地。
译文:
与韩侍御镇伯同属疾病缠身却玩得如此开心,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韩康卖药不知道秋天到了,子晋吹笙漫游于天地之间,可仙人厌倦了蓬岛的清闲生活,一下子在滁州的山水中高卧。
赏析:
这是一首以“病”字为中心词而构思成篇的七言绝句。诗中“同属疾”、“戏”、“厌”三字,点出了全诗的中心内容和主旨。全诗一气呵成,不假雕饰,自然流畅,清新俊逸。
第一句“韩康卖药不知秋”,是说韩康卖药也不知道秋天已经来到,用典出自《庄子·外物》中的寓言故事。韩愈在《调张籍》一诗中曾写道:“韩子青青何所似,春阳桃花秋月菊花。”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说明自己生病期间,对季节变化全然不觉,从而突出了自己病魔缠身的状况。第二句“子晋吹笙漫漫游”,也是用典,出自《列仙传》,传说有位名叫萧史的人善吹箫,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嫁给了他,他们夫妻学凤鸣,引来凤凰来栖息,后来夫妇双双吹起了笙箫,飞升到昆仑山上成仙了。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病中无所事事,逍遥自得的样子。第三句“可是仙人厌蓬岛”,是说自己对这种闲散的生活已感到厌倦。“蓬岛”是指传说中的蓬莱、瀛洲两个岛屿,这里用它比喻自己所居之处。第四句“一时高卧在滁州”,是说自己在滁州这个地方暂时放下了一切杂念,安安静静地休息下来。“滁州”是唐代大诗人欧阳修的贬所,这里用它来表明自己的出处。
此诗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精神风貌,也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一种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