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江西泰和人,字相奎,号青螺。
自号□衣生。
隆庆五年进士。
累迁至贵州巡抚。
万历二十七年与李化龙等平播州杨应龙,以功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博览典籍,著述甚多。
有《平播始末》、《郡县释名》、《阿育王山志》、《圣门人物志》、《□衣生马记》、《豫章诗话》等。
生卒年:1542-1618
明江西泰和人,字相奎,号青螺。
自号□衣生。
隆庆五年进士。
累迁至贵州巡抚。
万历二十七年与李化龙等平播州杨应龙,以功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博览典籍,著述甚多。
有《平播始末》、《郡县释名》、《阿育王山志》、《圣门人物志》、《□衣生马记》、《豫章诗话》等。
生卒年:1542-1618
诗句赏析 《偏桥新河成放舟东下》赏析 1. 诗作内容与背景 - 诗歌内容概述 郭子章的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乘舟在七里濑江面上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江面宽阔、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等自然景观,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喜爱之情。同时,诗中还描绘了江中的游鱼、白鹭等小动物,以及岸边的山花和柳树,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面风光图。 - 创作背景与历史背景 该诗作的创作时间约为明代,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掌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着理解内容和主题来分析,注意语言风格、手法特点、情感主旨等。本题要求“先输出译文,再输出译文”,因此首先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根据注释进行赏析。 “三春滞水濆,鱼鸟狎成群”,意思是:到了三月的春天,滞留在江边的岸边。江中鱼鸟相随相伴,结伴成群。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江边春季景象,展现了江水的生机勃勃
【注释】 飞云岩:指庐山东林寺附近的飞云台。万丈辟岩扃,浮云去复停:高耸的岩石上,有一扇门关着,云雾来时打开,去时又关上。幻装螺髻碧,巧缀石痕青:山岩如美人的螺髻,青翠欲滴,石缝间流淌的水声宛如美妙的琴音。老树清堪掬,飞泉静可听:苍劲的老树,清澈见底;飞瀑从崖壁跌落,发出潺潺的声响,让人心旷神怡。凭栏纡远望,暂博客怀醒:站在栏杆旁,放眼望去,我暂时忘却了世俗烦恼,心灵得到了净化。 【赏析】
【注释】 鲜疑:怀疑。排鹤顶:排比,排比出一种高雅的意象。谢鸡冠:指荔枝。讵谓(jù ruì):岂料。薇垣紫:指紫色的宫墙。翻罗荔子丹:指荔枝壳呈红色。错落:交错,错综。琼浆:美酒。顿令颊齿寒:立刻使脸颊感到寒冷。 【赏析】 《荔枝歌》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二首。《荔枝歌》是一首咏物诗,以荔枝为题材,借物言志,借物抒情。这首诗通过描写荔枝的形、色、香、味,赞美荔枝的美艳可爱和甘甜可口
荔支 其一 榕树环山郭,离支列省衙。 妍姿当六月,神品压三巴。 露泫金茎烂,日融火齐斜。 谁评红与绿,犹自说江家。 注释: 1. 榕树环山郭:榕树环绕着山边。 2. 离支列省衙:荔枝的果实(离支)在六月成熟时排列在官府门前。 3. 妍姿当六月:形容荔枝的美丽形态如同六月的鲜花。 4. 神品压三巴:形容荔枝的品质高过一般的水果。 5. 露泫金茎烂:形容露水滋润了金桂般的荔枝枝干。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馀庆玉虚洞》。全诗如下: 玉虚古洞寂无邻,洞口阴阴紫翠匀。 八百馀年狼穴净,三千世界佛堂春。 凌空野鹤来巢阁,解语山魈畏近人。 更说琼浆流道左,濯缨漫齿一停轮。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部分:玉虚古洞寂无邻 - 玉虚古洞:玉虚古洞是一处古老的洞穴,充满了神秘和古老的气息。 - 寂无邻:这个词汇传达了一种宁静、无人打扰的感觉,仿佛这个洞穴与世隔绝
荔支 其二 凌冬还酿秀,盛夏转芳菲。 艳吐千家色,熟看百鸟肥。 珠房朝彩郁,锦壳晓霞辉。 惟植蛮荒远,徒劳笑贵妃。 注释: 1. 凌冬还酿秀:在寒冷的冬天,荔枝树仍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孕育着生命的活力。 2. 盛夏转芳菲:夏季到来时,荔枝成熟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成为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 3. 艳吐千家色:鲜艳的荔枝色彩斑斓,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使得整个家庭都为之陶醉。 4. 熟看百鸟肥
【注释】: 荔支 :荔枝其四:组诗的第四首。 雨后光逾碧,风中韵自玄:指荔枝在雨后更加鲜艳,风中散发出清香。 著阴无隙地,飞焰欲横天:指荔枝树上没有空隙,好像火焰要冲上天空。 香沁琴书润,咏争醴酪妍:指荔枝的香味沁入琴书之中,使人陶醉;荔枝的美味令人赞美不已。 忠州图画在,灵美讵能传:指荔枝画在忠州的图上,而荔枝的美丽是无法用笔墨描绘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荔枝生长、结果、成熟的全过程
【解析】 “葛镜桥”是作者的号。“麻哈江头锁碧波,知君两度布金多”,意思是在麻哈江口,江水波涛汹涌;知道你曾经两次慷慨解囊。“三春重压雷霆吼,万里如从枕席过”,意思是三春里雷霆怒吼,万水千山就像从枕头上经过一样容易。“涧底凭空连北斗,梦中了愿谢维摩”,意思是涧底空阔无边,北斗星悬挂其中,如同梦中了然心愿,感谢那位高僧维摩。“圣明许我东归养,酌酒平新问钓蓑”,“圣明”指皇上,即皇帝
注释: 过馀庆司:经过余庆县。过,通过。馀庆山行踏磴危:在余庆山路上行走,脚下的石阶十分危险。馀庆:地名,今江西余干县一带。 幸逢春仲日迟迟:幸运的是正赶上春天的中旬,太阳也迟迟不落。幸,幸亏。仲春,即春夏之交的二月。 荒村祭社仍茅屋:荒芜的村庄里仍然有村民祭祀土地神。荒村,荒凉偏僻的村落。祭社,指祭祀地神的仪式。仍,仍然。茅屋,用草和树木搭建的简陋房屋。 新户编门半竹篱
陈则,字养新,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 陈则(养新)不仅是明朝的一位诗人,他的生活轨迹同样丰富多彩。他出生于南海,在明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年)中举人,并被授为正定学正。此后的仕途中,他历任光禄寺少卿,并在致仕后选择杜门讲学,吸引了许多闽粤士人前来学习。梁文康甚至为其堂命名“心性”,以此表示对他的敬仰与怀念
陈雍是明代的诗人,字希冉,号简庵,浙江馀姚人。陈雍的诗词全集收录了他的多首作品,其中不乏传世佳作。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还曾担任过官职,如南京工部尚书等。以下是关于陈雍的一些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陈雍生于明成化二十年(1451年),卒于嘉靖四十一年(1542年)。他的一生经历了多个朝代,从进士出身开始,逐步攀升至高位。陈雍的仕途并不平坦,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职
郭廑,字敬夫,福州人,有《镜湖清唱》。 徐兴公云:敬夫,吾乡隐君子,百年来罕有知者。 其《题青铺岭绝句》云:“家林想在空濛外,一带螺江隐翠微”。 又有“门前湖白与山青,分携空过白湖亭”之句。 其所居当在白湖螺浦之间,与赵景哲相邻并也。 (明诗综)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