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陈维裕,字饶初。
陈维裕是明代的一位重要诗人,以其直言不讳、敢于揭露官场黑暗面的品格而著称。他的《友竹集》不仅是他个人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也是研究明代诗歌发展不可或缺的珍贵文献。通过对《友竹集》的研读,不仅能深入了解一个诗人的生平和作品,还能从中窥见明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明代诗人陈维裕,字饶初。
陈维裕是明代的一位重要诗人,以其直言不讳、敢于揭露官场黑暗面的品格而著称。他的《友竹集》不仅是他个人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也是研究明代诗歌发展不可或缺的珍贵文献。通过对《友竹集》的研读,不仅能深入了解一个诗人的生平和作品,还能从中窥见明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歌的作者及背景,然后逐句分析其意象、诗句在诗中的含义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理解诗歌的意境及效果。本题要求“赏析”,即要分析诗人的情感。首联“夜坐”二字点明题旨;颔联写自己宦游的寂寞与百姓生活的艰难相映成趣;颈联写自己的愁思和民怨;尾联写自己的苦闷和无奈。 (1) “岁将阑”中的“阑”是“过完”的意思。这句意为
【注释】 1. 同寅:同僚。 2. 寄书:书信。 3. 有使自东来:有人自东方而来。 4. 附书三两封:书信有三两封。 5. 平安字:吉祥的字,表示平安。 6. 柏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御史台。 7. 开缄:打开信封。 8. 传;代,传达。 9. 我平生友:我平生的好友。 10. 国事:国家大事。 11. 誓欲诛奸宄(guǐ):发誓要诛杀奸臣。 12. 何曾顾微身:又怎能顾及自己的安危。 13.
【译文】 边塞尘土已经平定,朝廷内外都安乐。 捷报传来天子高兴,有功之人应当尽其责。 先后受到升赏的待遇,无论大小都不遗忘。 你忠诚地效力职守,我赠给你金腰带黄封。 陕右靠近边境地带,你们是众人所仰慕。 你担任副使一职,务必要自强不息。 拜受恩命再拜谢,吉日准备行装。 举杯感谢朝列中人,驱马辞别故乡京城。 七月时雨后晴霁,京城秋气凉爽宜人。 路旁有车马官服,祖道上陈设酒器。 相送不忍离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要理解诗句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就要读懂全诗,特别是重点诗句的意思,同时要注意运用联想和想像,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去领会作品的美。此诗为寄表弟谢仲平(谢朓)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的笔触,抒发了对友人归隐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生涯的厌倦与无奈
注释: 1. 不羡诸侯贵,还寻畎亩春。 译文:我不需要羡慕诸侯的地位高贵,我要寻找的是田园的春天。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简朴生活的喜爱。 2. 开轩临绿野,凿沼养红鳞。 译文:打开窗户面对绿色的田野,凿开小池塘养育红色的鱼。 赏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亲近自然的情怀。 3. 橘子经霜熟,梅花近腊新。 译文:橘子在寒霜中成熟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名叫邓崇政的副使被派遣去平定叛乱的故事。以下是逐句解释和翻译: 送副使邓崇政 - 圣人御皇极,治世跻虞唐:圣人统治天下,治理国家达到尧舜时期的水平。 - 天下皆鼓舞,四夷尽来王:天下的人都为之振奋欢呼,四方的少数民族也纷纷归顺称王。 - 夫何有小丑,迩者自荆襄:为什么会有这样愚蠢的小人呢,最近来自荆襄地区。 - 弄兵敢称乱,啸聚成猖狂:这些人竟然敢于挑起战乱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作答时,注意结合全诗理解,不要遗漏要点,注意语言表述的简洁性。 【答案】 译文: 我在江南做客,已两度看到梅花开放。我的家乡在远方,我盼望着收到家书。傍晚波浪随风而动,早晨霜雪堆积如山。 朋友怀念之情未已,我独自徘徊惆怅不已。 赏析:“寄表弟谢仲平”是《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的一首,诗人在漂泊异乡之时,写这首诗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送何敬止之安庆 久别愁契阔,一见情转纾。 如何未几月,策马复驰驱。 晓出都门道,和风吹长裾。 载酒双玉壶,酌君聊踟蹰。 好鸟对离席,垂杨发清渠。 把酒未成醉,却忆相交初。 癸酉岁大比,就试来于于。 当时夸特达,抱负期共摅。 荆山君献璞,沧海我遗珠。 彼此或阻隔,蹉跎音信疏。 君教钱塘上,巍然道自居。 湖苏齐经学,河汾播名誉。 我今忝登第,乘骢长安衢。 相逢话畴昔,屈指十载馀。 公邸且为乐
【注释】 1. 桑柘成林一望遥:指茂盛的桑树柘树林立,远远望去。 2. 长村景物此时饶:此时村庄的景色显得格外丰富。 3. 初生细叶笼朝露:刚长出的小树叶上挂着清晨的露水。 4. 下长柔枝近野桥:柔软的树枝伸到野外的桥梁附近。 5. 秋社散时人踏影:秋天祭祀结束后,人们的影子投射在田野里。 6. 春蚕眠起女攀条:春天,蚕宝宝开始休息了,而女子们开始采取桑叶。 7. 从今民免无衣叹:从现在起
曹南咏柳 其一 双河之水日悠悠,晓际微蒙片月幽。 色映石桥宜客坐,光摇芦渚骇鱼游。 几家砧杵闻前岸,何处书声起近楼。 五马观风人早起,也宜清兴豁吟眸。 注释: 1. 双河之水日悠悠,晓际微蒙片月幽:双河之水,指两条河流。日悠悠,指太阳缓慢移动。黎明时分,月光朦胧。片月幽,指月亮的轮廓隐约可见。 2. 色映石桥宜客坐,光摇芦渚骇鱼游:石桥上的景色映照在河水中,适宜客人坐下休息。光摇芦渚
诗人马德沣是明朝的文学家,以其深邃的诗作而闻名。马德沣的诗歌作品《赠吴怀耕》等,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马德沣的简要介绍: 1. 基本背景 - 生平简介:马德沣,字澹真,号以容,生于明万历年间。他曾担任刑部郎,因参与宫廷变乱事件被降职,后病逝于真州。 - 文学成就:马德沣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成就,他的诗作流传至今,成为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陈文纬是明代的诗人。 字蓉樵,生于明朝江阴周庄,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他的生平与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通过其诗词作品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字元之,安徽六安人。 生于明隆庆二年(一五六八)。 崇祯九年(一六三六)贡生。 初授丹徒训导,升四川云阳知县,历夔州知府,署监司。 清兵定蜀,披僧服款军门,给符而还,时年已八十。 归里以诗词自娱,年九十馀卒。 有《吏隐堂稿》。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