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可学(1482-1560),字与成,号惠岩,南直隶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顾懋章之子,顾可久之兄。
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
正德中,官至浙江参议,后被劾落职,家居二十余年。
著有《覆瓿集》、《谕对录》、《焦弱侯献徵录》等。
生卒年:?-?
顾可学(1482-1560),字与成,号惠岩,南直隶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顾懋章之子,顾可久之兄。
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
正德中,官至浙江参议,后被劾落职,家居二十余年。
著有《覆瓿集》、《谕对录》、《焦弱侯献徵录》等。
生卒年:?-?
这首诗是作者题复吟社倡和诗卷次韵二首中的第二首。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1. 惆怅前贤岂后贤,百年风雅寄心诠。 译文:感叹先辈是否也能成为后人,百年来风雅都寄托在我心中。 注释:惆怅,感到悲伤、失望。前贤,先辈的人。岂后贤,是否也能成为后人。百年,表示长久的时间长度。风雅,这里指文学和艺术的才华。寄心诠,寄托于心。 赏析:诗人通过感慨前人能否与后人的才思相辉映
诗句如下: 昭代耆英绍洛南,当年肥遁我曾谙。 蒹葭露白三丘寺,裙屐风流一镜涵。 龙缝澄清应见底,人间胜赏费幽探。 痴僧莫漫争门户,谁是长存不老龛。 注释: - 昭代:指明朝。 - 耆英:指年纪大、有声望的人。 - 绍洛南:继承洛南的学问和传统。 - 当年:过去的日子。 - 肥遁:隐居的生活。 - 我谙:我熟悉。 - 蒹葭露白:形容清晨的景象。 - 三丘寺: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的一座寺庙。 -
【注释】 携:带。尊:酒樽,指酒杯。古寺:旧时的庙宇或寺院,这里代指惠山寺。 降节:降低官阶。憩:休息,歇脚。重阴:浓云蔽日。 怅别:怅然,形容心情不快的样子。山云起:指山间云雾缭绕。遐思:远想。江水深:比喻人生如江河一样长,深广无际。 明贤:明智贤能的人。廊庙重: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多病:身体有病。岁年侵:岁月蹉跎,年华老去。 空谷:寂静无声的山谷。还来日:归来之日。跫(qióng)然:脚步声
华阳洞 郁郁华阳洞,仙传直至今。 松含千岁色,云卧半山阴。 玉柱元关閟,琅函禹穴深。 鹤鸣初月上,独立阆风岑。 注释: 1. 郁郁:形容景色幽美、繁茂的样子。 2. 仙传直至今:指传说中的神仙故事一直流传到现今。 3. 松含千岁色:指松树蕴含千年的色泽。 4. 云卧半山阴:云雾缭绕在山的半侧,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5. 玉柱元关閟:玉柱是昆仑山的象征,元关是道教中的一道关口
昭代耆英绍洛南,当年肥遁我曾谙。 蒹葭露白三丘寺,裙屐风流一镜涵。 龙缝澄清应见底,人间胜赏费幽探。 痴僧莫漫争门户,谁是长存不老龛
惆怅前贤岂后贤,百年风雅寄心诠。 倦飞野鹤春云梦,出定残僧夜月禅。 碧社撚须谁最老,青天抚掌我延缘。 鉴湖若使容归卧,支杖同寻乐事全
顾可学(1482-1560),字与成,号惠岩,南直隶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顾懋章之子,顾可久之兄。 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 正德中,官至浙江参议,后被劾落职,家居二十余年。 著有《覆瓿集》、《谕对录》、《焦弱侯献徵录》等。 生卒年:?-
魏光绪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朝时期的诗人、官员。以下是对魏光绪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魏光绪,字孟韬,号元白,山西上党武乡县魏家窑村人。他出生于明朝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逝世于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41年)。 2. 生平简介: - 魏光绪自幼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和学识。他因才高而弱冠及弟,因刚正而声振朝野,因卓著而蜚声京楚,因德厚而泽惠桑梓
饶秉鉴是明朝的江西广昌县人,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诗人。以下将详细介绍饶秉鉴: 1. 生平背景 - 籍贯与出身:饶秉鉴,字宪章,号雯峰,出生于明朝时期的广昌县甘竹镇饶家堡。他的出生地为今天的江西省广昌县,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 - 教育经历:饶秉鉴的学识在年轻时就已显露头角,正统九年(1444年)他中举,成为一位进士。之后,他先后担任过广东肇庆府同知、廉州太守等重要职务
顾可学(1482-1560),字与成,号惠岩,南直隶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顾懋章之子,顾可久之兄。 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 正德中,官至浙江参议,后被劾落职,家居二十余年。 著有《覆瓿集》、《谕对录》、《焦弱侯献徵录》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