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衡,原名王仪通,清代诗人
王仪通,又名王式通,字书衡,号志庵,原籍浙江山阴,后入籍山西汾阳。以下是对其的介绍:
- 生平经历:王仪通向来是清朝的著名学者与官员。他生于1864年,卒于1931年。王仪通原名王仪通,字书衡,后改字志庵,号为书衡,原籍浙江绍兴,后迁入山西汾阳。他在光绪年间考中进士,曾历任编书局、学务处等职。在1906年,他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并任内阁中书、刑部山东司主事等职。1912年到1925年期间,他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司法部次长、约法会议秘书、政事堂机要局长等。
- 文学成就:王仪通在文学上也有卓越的贡献。他的诗文集《志盦诗文集》以及《刑法志》、《邦交志》、《弭兵古义》等作品,都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见解。王仪通还从徐世昌手中撰写了《清学儒案》、《清诗钞》,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清代的学术史,也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社会影响:除文学和学术之外,王仪通的政治生涯也极具影响力。他在袁世凯总统府内作为内使,并在民国时期继续担任政府要职,如司法部代总长、国务院秘书长等。此外,他还参与了多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工程的组织和编纂,如《清史稿》的修撰等。
王仪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和政治家,他在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