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天怀宜寿考;每从真意见经纶。
【注释】
如此天怀:此指天生的才情。
宜寿考:应长寿。
经纶:治理国家事务,即“经世”,这里指为国出力,施展才能。
【赏析】
贺张百熙60寿联:
上联:“如此天怀宜寿考”:上天赋予的天赋才情,是人应该追求长寿的原因。
下联:“每从真意见经纶”:只要真诚地为国家做事,就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大有作为、成就一番事业。
如此天怀宜寿考;每从真意见经纶。
【注释】
如此天怀:此指天生的才情。
宜寿考:应长寿。
经纶:治理国家事务,即“经世”,这里指为国出力,施展才能。
【赏析】
贺张百熙60寿联:
上联:“如此天怀宜寿考”:上天赋予的天赋才情,是人应该追求长寿的原因。
下联:“每从真意见经纶”:只要真诚地为国家做事,就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大有作为、成就一番事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理解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的内容,结合重点词语和句子来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以及手法运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即可。 “后寿州,先广雅,嘏锡宫廷,都从词苑起家”,意思是说:贺张百熙60岁生日的时候,朝廷赐给他福禄和荣誉,他都是从学习文学开始的。 “总为冰衔增宠异”,意思是说:他一生被恩宠、受尊敬,是因为他像冰一样纯净无瑕。 “记求阙,颂玉芝,风存京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来作答。 首先要注意诗中的重点词语如“初心”“教育”,还要注意诗句的意思以及作者的情感。 “当时任事初心,愿集海内通才,与商教育”的意思是:当初我为国事而努力时,是怀着一颗真诚之心的。我渴望能招纳天下有志之才来共同商讨国家的大事; “积岁幽忧成疾,忍听病中呓语,犹念生徒”,意思是:经过漫长的岁月
【注】:张百熙(1847年~1932年),字宧云,号鹤侣,湖南长沙人。清代著名教育家、诗人、书法家、画家,曾任清政府学部尚书兼管大学堂事务。 【注释】:求阙:指请求皇帝宽恕。郭养知:指让位给贤能的人。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张百熙的挽联,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首句“人不忍欺”表现了他为人正直、坦荡的性格;次句“真儒气象”赞颂了他的学问渊博、品德高尚。
【注释】 挽:挽留,慰唁。张百熙(1850-1932)清末民初政治家,字子开,号仲仁,直隶南皮人。曾任学部尚书、内阁协理大臣等职,是清末新政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长桑:即“老子”,指道家。 【赏析】 此诗为挽张百熙联,表达了诗人对张百熙的敬爱之情和对其不幸逝世的哀悼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表达了诗人对张百熙的敬爱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其不幸逝世的哀悼之情
【注释】 如此天怀:此指天生的才情。 宜寿考:应长寿。 经纶:治理国家事务,即“经世”,这里指为国出力,施展才能。 【赏析】 贺张百熙60寿联: 上联:“如此天怀宜寿考”:上天赋予的天赋才情,是人应该追求长寿的原因。 下联:“每从真意见经纶”:只要真诚地为国家做事,就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大有作为、成就一番事业
王仪通,又名王式通,字书衡,号志庵,原籍浙江山阴,后入籍山西汾阳。以下是对其的介绍: 1. 生平经历:王仪通向来是清朝的著名学者与官员。他生于1864年,卒于1931年。王仪通原名王仪通,字书衡,后改字志庵,号为书衡,原籍浙江绍兴,后迁入山西汾阳。他在光绪年间考中进士,曾历任编书局、学务处等职。在1906年,他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并任内阁中书、刑部山东司主事等职。1912年到1925年期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理解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的内容,结合重点词语和句子来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以及手法运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即可。 “后寿州,先广雅,嘏锡宫廷,都从词苑起家”,意思是说:贺张百熙60岁生日的时候,朝廷赐给他福禄和荣誉,他都是从学习文学开始的。 “总为冰衔增宠异”,意思是说:他一生被恩宠、受尊敬,是因为他像冰一样纯净无瑕。 “记求阙,颂玉芝,风存京国
【注释】 1、挽张之洞联:这是为张之洞写的挽联。挽,哀悼死者;对联,对偶的诗句。 2、帝简拔纯儒:皇帝选拔了纯朴的儒者。简拔,选拔。 3、学界浑中西:学术界融合了中西方文化,浑,融合。 4、岂仅创尊经:不仅创立了尊崇经典。 5、创自强:创立了自强不息的学说或政策。 6、胡安定经义治事旧制:即宋代名臣胡瑗在苏州创设的“苏湖置学”,以经义教育和实际治理相结合的传统。 7、天不慭遗一老
【注释】 忆昔年督学楚中:回忆当年在荆州督学,兄弟二人共同受到他的恩惠。昆季:兄弟。 沾化雨:受其恩惠。 入参枢密:进入京城担任中枢要职。枢密院:古代最高军事机关,掌军政大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国务院或中央军委。 忽惊天陨台星:忽然间天塌下来,就像一颗星星坠落。 【赏析】 这首挽联是诗人对张之洞生前政绩的颂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位贤臣不幸去世的惋惜之情。首句回忆了他早年在荆州督学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来作答。 首先要注意诗中的重点词语如“初心”“教育”,还要注意诗句的意思以及作者的情感。 “当时任事初心,愿集海内通才,与商教育”的意思是:当初我为国事而努力时,是怀着一颗真诚之心的。我渴望能招纳天下有志之才来共同商讨国家的大事; “积岁幽忧成疾,忍听病中呓语,犹念生徒”,意思是:经过漫长的岁月
【注】:张百熙(1847年~1932年),字宧云,号鹤侣,湖南长沙人。清代著名教育家、诗人、书法家、画家,曾任清政府学部尚书兼管大学堂事务。 【注释】:求阙:指请求皇帝宽恕。郭养知:指让位给贤能的人。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张百熙的挽联,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首句“人不忍欺”表现了他为人正直、坦荡的性格;次句“真儒气象”赞颂了他的学问渊博、品德高尚。
【注释】 挽:挽留,慰唁。张百熙(1850-1932)清末民初政治家,字子开,号仲仁,直隶南皮人。曾任学部尚书、内阁协理大臣等职,是清末新政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长桑:即“老子”,指道家。 【赏析】 此诗为挽张百熙联,表达了诗人对张百熙的敬爱之情和对其不幸逝世的哀悼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表达了诗人对张百熙的敬爱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其不幸逝世的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