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越人”是苏轼作的小令。元和五年,诗人应召入京赴宣政书楼(今河北正定)。他从长安南回来后,在《宋朝来》小赋中称自己已“望秦汉”,并写了这首曲子。“春归多病客无主”中的“无主”即指孤高的怀友之情。在创作了这首词前,苏轼还有作一首叫”思越人”的小令写到送别朋友,但由于没有流传下来,在学术界还属于猜测中。

此曲首句以“朝霞应已暮”的自然景观开头,预示着时光流逝的哲理;接着又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画面—落日边行人匆匆赶往对岸(比喻诗人此时想归思越国)的场景来展现心情急切的情绪。接下来作者通过个人感受抒发强烈的故人相思之情。尾句以“愁怀”结束全篇,表达出词人此刻无法尽述自己的情感。

苏轼这首作品风格清新流畅、直率有力,在艺术表现上给人强烈的情感震撼力。特别是其中用“日斜归”象征诗人对异国的向往,表达了浓烈的思乡深情和浓郁的人间之爱的主题,并在抒情中透露出乐观的情绪,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感染力量。

《宋史》本传载:苏轼曾因“词作过长,令下人苦”的弊病遭皇帝责备。然而,他却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创作了《思越歌》、《江城子·怀古录》、《清平乐·和韦郎中韵》等以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