怊怅离亭断彩襟。碧云明月两关心。几行书尾情何限,一尺裙腰瘦不禁。
遥夜半,曲房深。有时昵语话如今。侵窗冷雨灯生晕,泪湿罗笺楚调吟。

【解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位思妇在深夜独坐时,遥想丈夫的离情别绪。全词以思妇的口吻,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抒发了对远行不归的丈夫的深情怀念。

第一首“怊怅”意为惆怅。“离亭”即离别之亭台。“断彩”即断红,用来形容离别时的情意缠绵。“碧云明月两关心”是说,那碧蓝的云彩和明亮的月光都寄托着彼此的心念。“几行书尾”是指书信中的每一行字句都充满了思念之情。“一尺裙腰瘦不禁”,是说因为思念而消瘦的身体,连衣带也支撑不住了。

第二首“遥夜半”,指深夜。“曲房深”即曲折的房廊幽深。“有时昵语话如今”,意思是有时亲密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侵窗冷雨灯生晕”,意思是窗外寒冷的雨水打湿了窗棂,灯光也变得暗淡模糊起来。“泪湿罗笺楚调吟”,意思是泪水已经浸湿了罗纸,她正吟唱着楚地的曲调。

赏析:

《乐府解题》云:“《思越人》,伤离别也。其辞多伤离愁之辞。”本词为闺中思妇怀念远游的丈夫而作。上片描绘思妇因思念丈夫而心神不定、黯然销魂的神态;下片写思妇因思念而憔悴不堪,彻夜难眠。全词情感真挚,笔法细腻,刻画出一位痴情的女子形象。

起首两句点明时间,交代环境。“怊怅”,即忧伤、怅惘的意思。“离亭”,是送别的亭台。“断彩”是形容衣带断裂,喻指别离的痛苦。“碧云明月两关心”,此句化用李商隐《锦瑟》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诗意,将碧云、明月拟人化,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几行书尾”,指书信上的每个字都是自己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一尺裙腰”指女子细腰如柳,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因为思念而日渐消瘦。“不禁”,不能承受,无法忍受。“禁”同“忍”。

过片三句承上启下,写女子因思念而失眠。“遥夜半”,指深夜时分。“曲房”,即曲折的房廊幽深。“昵语”,亲昵的谈话。“话如今”,即现在说的话。“侵窗”,此处指寒风透过窗棂侵入室内。“冷雨”,即凉雨。“灯生晕”,即灯火昏暗,映照出周围一片朦胧的景象。“晕”,指光影散乱不清,泛出一片色彩,亦作“晕圈”、“晕影”。

最后一句写女子因为思念而痛苦不堪以至于流泪。“泪湿罗笺”,指泪水把信纸都湿润了。“楚调”,指楚地的音乐声。《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东楚歌》:“下相巴人谁家子?唱着《白头吟》。”“吟”同“音”。这句写思妇听到楚地的音乐声而感到更加悲伤,泪流满面。

这首词写得婉转凄美,委婉动人,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堪称唐五代词中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