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秋深藕叶黄。清霜销瘦损垂杨。洲嘴嫩沙斜照暖,睡鸳鸯。
红粉莲娃何处在,西风不为管馀香。今夜月明闻水调,断人肠。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情感及手法赏析。

【译文】

湖面上秋深,荷叶变黄了,清冷的霜冻也使杨柳消瘦损瘦。洲头新沙斜照中显得暖意融融,睡鸳鸯。

红粉莲娃何处去了?西风不理会它馀香。今夜月光明亮,我听到水波里传来《水调》,使人肠断。

【注释】

①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是宋词的一种格式。“摊”指句法上将前句的字数减去一半,如《木兰花慢·立春》中的“春已归来到,欲解风情懒”。

②藕: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肥厚多节,横生于水底泥土中。

③洲嘴:水边的陆地部分。

④莲娃:《莲社记闻》载:东晋时陶隐居在庐山莲花峰结庐而居,自号莲社,与当时名士谢灵运、鲍照、颜延之、张敬儿等交游,后人因呼其结社者为莲社。

⑤西风:秋风;管余香:指荷花凋谢后所遗之香。

⑥水调:即“水调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形式,曲调婉转缠绵,富有感情色彩。

⑦断人肠:《乐府诗集》中有“夜听萧管声,使人思故乡”的句子,此处化用其意,以形容乐曲动人至深。

赏析:

此词写秋景秋怀。首二句点明时节,写秋天湖水上景象。“湖上秋深”,见得季节已深,“藕叶黄”则点出时间。“清霜销瘦损垂杨”一句,承上启下,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洲嘴嫩沙斜照暖”一句,既写出了秋水、秋荷之美,又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欣赏。“睡鸳鸯”三句,是全词的重点。“睡鸳鸯”,是作者的拟想,也是作者的主观愿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红粉莲娃何处在?西风不为管馀香。”这句是全词的主旨句,是词人借物言志,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感慨。《红楼梦》中贾宝玉有句名言:“大观园的女儿们都是脂粉气太重的人”,这两句诗正反映了词人对女子的不满。“今夜月明闻水调,断人肠。”这句是结尾句,从全词看,这应该是一首词牌名《水调歌头》的作品。词人借《水调歌头》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