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软香迟,花深漏短。可怜宵、画堂春半。碧纱窗影,卷帐蜡灯红,鸳枕畔。密写乌丝一段。
采苹溪晚。拾翠沙空,尽愁倚、梦云飞观。木兰艇子,几日渡江来,心目断。桃叶青山隔岸。
【注释】
献金杯:献上金杯,泛指献酒。厌:厌倦。香迟:花香迟开。画堂春半:花已开到一半。碧纱窗影:用碧纱做成的窗户映着月光的影子。卷帐蜡灯红:把帷帐卷起,蜡烛燃尽,灯火通明。鸳枕畔:鸳鸯枕头旁边。密写乌丝一段:在纸上密密麻麻地写上了一段文字。采苹溪晚:采苹溪上的落日景色。拾翠沙空:在沙滩上拾取翡翠鸟的羽毛。尽愁倚、梦云飞观:都忧愁得倚在梦中的飞云观。木兰艇子:木兰船上。几日渡江来:过了几天才能渡过长江。桃叶青山隔岸:桃叶山隔着江面。
【赏析】
此词是一首写闺中人相思怀人之作,以“献金樽”与“厌金樽”为线索,将全篇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阕写闺中人对丈夫的深切怀念;后半阕则描写自己思念丈夫的心情以及期盼重逢的愿望。全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上片开头两句,先从“风软”、“花深”写起,点明时令已是春暮,然后说夜深了,但画堂里仍没有见到丈夫归来,只听到窗外传来报晓的鼓声和漏壶滴答的声音。“可怜宵、画堂春半”,这一句既是说时间已过了一半,又写出了闺中人的孤寂之情。“碧纱窗影”,用碧纱做窗的,当是幽雅而清丽的环境,“卷帐蜡灯红”则是说室内烛光摇曳,显得温馨而恬静。“鸳枕畔”,暗示丈夫也正依偎在鸳枕之上,然而他并不回来。“密写乌丝一段”句意双关,既有字面上的意思,也有暗喻丈夫在外有所图谋之意。
下片换头两句,由景入情,进一步描绘闺中人的相思之苦:“采苹溪晚”四句,写的是自己在采苹溪边赏景的情景。“采苹溪”即“采苹洲”,这是一处有名的游览胜地,有诗云:“采苹洲上望平芜,烟树重重锁翠微。”这里写景,正是为了烘托人物的孤独寂寞之感。“尽愁倚、梦云飞观”,这一句紧承上文而来,说自己因为心事重重,所以倚着栏杆,痴痴地望着远去的丈夫的船儿。“木兰艇子”句,想象丈夫乘木兰船渡河而去的场景,既见出自己的心急如焚,也暗示了丈夫的游子情怀。结尾四句,写自己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愿望:“桃叶青山隔岸”一句,化用典故,以“桃叶”代指情人(丈夫),言自己虽在岸边望眼欲穿,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身影,只能远远地遥望着青山。
全词以“献”字领起,中间两段又分别用“厌”字领起,前后呼应,结构严密。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充分体现了宋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