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西平定人,字石洲,一字诵风,号㐆斋。
道光十一年优贡生,候选知县。
居京师宣武城南,读书著述。
通训诂、天文、历算、舆地之学,尤精于边疆史地。
有《魏延昌地形志》、《蒙古游牧记》、《阎若璩年谱》、《㐆斋文集》等。
生卒年:1805-1849
清山西平定人,字石洲,一字诵风,号㐆斋。
道光十一年优贡生,候选知县。
居京师宣武城南,读书著述。
通训诂、天文、历算、舆地之学,尤精于边疆史地。
有《魏延昌地形志》、《蒙古游牧记》、《阎若璩年谱》、《㐆斋文集》等。
生卒年:1805-1849
通州道中喜逢俞理初孝廉老作诸侯客,著书难疗贫。 感君垂素发,令我倦黄尘。 身世扁舟隘,江皋夜雨新。 喜逢兼惜别,蛟鳄尚横津。 注释: 1. 老作诸侯客:指自己曾经作为诸侯之国的人,但如今却已年老。 2. 著书难疗贫:指虽然勤奋著书,但难以摆脱贫穷的生活。 3. 感君垂素发:指你头发已经变白,表示对你的尊敬和感慨。 4. 令我倦黄尘:意为我厌倦了尘土飞扬的地方。 5. 身世扁舟隘
献县纪文达公故里 日华宫圮经神绝,红杏园荒诗骨枯。 天为斯文留断简,地逢昭代起名儒。 韬胸纬略排中垒,信手文章衍大苏。 日暮景成东望久,童童乔木绕云敷。 注释: 1. 献县纪文达公故里: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出生地,位于今中国河北省沧州市献县。 2. 日华宫:古代皇家宫殿之一,位于今日河北献县。 3. 经神绝:指经过岁月的洗礼,昔日辉煌不再。 4. 红杏园:指白居易曾经居住过的园林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官员,他的作品通常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无赖南征柔牵北迈感怀述德凡五百言留别春图侍郎幻章太史 - 诗句大意:我无法忍受南征的辛苦,被迫向北行进,心中充满感慨和感激。 - 注解:无赖:无力,无法;南征:向南的征战;柔牵:被迫;北迈:向北行进;感怀:感慨;述德:表达恩德;凡五百言:总共写了五百字;留别:留下告别的话;春图:春天的景色或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掌握。此题考核选择重要字词解说诗意,赏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分析注释和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即可。 “荦落江南老客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春日与友人相聚,赏雪、登高、宴饮等场景。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丁酉人日春海年丈约偕蔡友石年丈吴荷屋中丞梅伯言郎中同游海王村阻雪不果乃移尊龙树院登高赏雪谈宴竟日月午方归诗以纪之(注:丁酉是农历正月初五日,人日是春节的日子,春天是一年之始) 2. 诹胜及春七,追攀骈组玠。 诹胜和春季的景色,追逐攀登着成群结队的山峰。 3. 言寻海王村
【注释】 淮雨连江暗:淮河的雨水接连不断地下着。 霜风万木枯:寒风吹过,树叶凋落枯萎。 竹疏云气冱(hù):稀疏的竹子中弥漫着寒冷的云气。冱,凝结。 镫定冻痕苏:灯盏里的灯火把冰冻的痕迹都照亮了。 瑟缩:因寒冷而蜷曲。繁乡梦:家乡的梦境。 艰难愧壮图: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感到惭愧于壮志凌云。 却愁:又忧愁。中渎水:指射阳湖。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描写作者在十一月到淮安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自题小楼云亭"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自题其居所为“云亭”。云亭,通常指一个高耸入云的亭子,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志向或理想。 2. "野亭筑得小栖云" - “野亭”指的是诗人在野外建造的一个小亭子,用以避世隐居,享受自然的宁静。“小栖云”则意味着这个亭子虽小但能像云一样自由自在,不受外界束缚。 3. "种黍无钱亦可欣"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方式的满足和快乐
【注释】 1. 海气:海上的雾气。扃(jīng):紧闭。 2. 芦花:指芦苇的花。 3. 山气:指山区的雾气,也指山间的云雾。 4. 南雁:南飞的大雁。 5. 北人:指北方的人。 6.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为行人饯别、送别时所设的亭子。 7. 无赖:指酒性不拘小节,放荡不羁。 8. 双玉瓶:用美玉装饰的酒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淳化三年(992年)秋天在如皋乘舟途中所作。此诗以写江行见闻为主
【注释】 1. 连宵:连续的两夜。寒雨莽江浔,形容连绵不断的大雨笼罩着整个浔阳江。 2. 家家:每家每户。夜漏沈:夜晚的时钟滴答声。 3. 心气:情绪、心情。秋鹤悴(cuì):秋天的鹤显得憔悴。 4. 行歌懒复:行走在田间时懒得歌唱。疾虫吟:指蟋蟀等昆虫鸣叫的声音。 5. 解难强索:勉强应付困难。盘中曲:指盘中的曲谱。 6. 弹不成声:弹琴声音不和谐。壁上琴:指墙上的琴。 7. 峥嵘岁事
【注释】 1. 乡园:指自己家乡的园林。日日祝刀环:天天为家乡祈愿,希望早日回家。刀环,即铜钱,古代用作货币。2.黦(yǎn):污浊,肮脏。3.温酒:指用热水或热酒。4.临水榭:倚靠栏杆而坐。5.携筇(qióng):手拿拐杖。6.瞰江山:眺望江山。7.边鸿:边远的归鸿,喻指游子。8.芳契:美好的盟约。9.大还:大雁南飞,喻指亲人远行。10.牢落:寂寞、凄凉的样子。11.关关:象声词
张鼎是唐代诗人。 字台业,生于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公元876年前后),逝世年代不详。他的生平事迹散见《国秀集》目录,而《全唐诗》则存有他的三首诗作。尽管关于他的诗集已失传,其诗作仍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山西平定人,字石洲,一字诵风,号㐆斋。 道光十一年优贡生,候选知县。 居京师宣武城南,读书著述。 通训诂、天文、历算、舆地之学,尤精于边疆史地。 有《魏延昌地形志》、《蒙古游牧记》、《阎若璩年谱》、《㐆斋文集》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