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鲁,原名黄嗣东,清代诗人
清代诗人黄嗣东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思想家,他的诗作在晚清时期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嗣东(1846年—1910年)是湖北汉口人,但祖籍浙江余姚。他字小鲁,号鲁斋、晚号鲁叟,并有《鲁叟诗存》等作品传世。除了诗歌创作外,黄嗣东还著有《道学渊源录》,体现了其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小鲁,原名黄嗣东,清代诗人
清代诗人黄嗣东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思想家,他的诗作在晚清时期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嗣东(1846年—1910年)是湖北汉口人,但祖籍浙江余姚。他字小鲁,号鲁斋、晚号鲁叟,并有《鲁叟诗存》等作品传世。除了诗歌创作外,黄嗣东还著有《道学渊源录》,体现了其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注释 1. 仰止在千秋:仰指仰望,止是止息、安定之意。千秋是指千年。这句话意为仰望那些千古留名的人物。 2. 虏拜中令:虏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中令是古代官职之一,这里指郭嵩焘(字伯淳)曾任清朝的中堂官。这句话意为敌人也对他充满敬意。 3. 童迎使君:童是年轻或幼小的意思,使君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句话意为年轻的时候迎接他的使节。 4. 合天下英才:天下指的是整个国家,英才指的是有才能的人
【注释】 九重泉路尽交期:九重,这里指天宫。交期,指人死时与天帝的会面之期。 招魂大别:招魂,指招来魂魄,使死者的灵魂回到人间。大别,这里指长沙郡。 八百孤寒齐下泪:八百,泛指多;孤寒,指贫苦的人;齐下泪,形容大家一同落泪。 恸哭长沙:恸(tòng)哭,极度悲恸地哭泣。长沙:指湖南长沙郡,当时是清朝的藩属地。 【赏析】 这是一首挽联,哀悼一位名臣故去。上句说这位大臣在朝廷任要职
【解析】 这是一首挽联。挽张之洞的联,上句写天胡丧斯文(指孔子),老拜皋比(指孔门弟子)病未能;下句伤如之何(即“怎么办”,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人师难得;下句帝思日赞襄哉(即“希望他能够助成大业”,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昔歌虿尾今谁嗣?”),死且不朽。 【答案】 译文: 上天要失去这儒家的学说了
【注】羊叔子:羊祜。韩荆州:指韩愈。 “堕泪读遗碑”二句,谓张之洞因羊祜为晋武帝所杀而流泪。“岂有”、“更无”二句,谓我等今已登堂入室,更没有你那样贤良方正的君子了。羊祜曾为晋朝名臣,以直言进谏得罪于司马炎而被害。韩愈为唐朝古文运动的领袖,被贬潮州。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现实社会现状的不满之情
【注释】 帝命汝:皇帝命令你。司徒:官名,古代的三公之一,主管全国政务。纯嘏:纯厚的福禄。一心:指全心全意为国为民。 【赏析】 此联是祝贺张百熙60寿的对联,上联写他受皇帝任命,主持全国政务;下联写他为国为民尽心尽力,永远忠诚
清代诗人黄嗣东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思想家,他的诗作在晚清时期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嗣东(1846年—1910年)是湖北汉口人,但祖籍浙江余姚。他字小鲁,号鲁斋、晚号鲁叟,并有《鲁叟诗存》等作品传世。除了诗歌创作外,黄嗣东还著有《道学渊源录》,体现了其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冯元鼎是清朝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才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对冯元鼎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经历 - 生平背景: 冯元鼎出生于1620年左右,字定九,又号梅岑、东原居士等。他的祖籍为江都(今属扬州),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 - 科举入仕: 康熙十八年,冯元鼎通过贡太学考试,名列部考第一,显示出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素养。 2. 文学贡献 - 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