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叔,原名荣光世,清代诗人
荣光世(1835-1880),清官吏。
无锡人。
原名景熙,字咏叔,号樾堂。
世业商。
少时从师于族人作舟,为作舟及门四弟子之一。
沉静少学,弱冠避乱于崇明,夜读恒至灯烬。
同治九年举人,光绪二年进士。
官工部水司主事,自云“生平志不在温饱,得志,愿京官,不欲外任。
外任,贪官不可为,廉吏不易为也”。
假归四年,以咯血病逝故里。
有《兰言居诗稿》。
生卒年:?-?
咏叔,原名荣光世,清代诗人
荣光世(1835-1880),清官吏。
无锡人。
原名景熙,字咏叔,号樾堂。
世业商。
少时从师于族人作舟,为作舟及门四弟子之一。
沉静少学,弱冠避乱于崇明,夜读恒至灯烬。
同治九年举人,光绪二年进士。
官工部水司主事,自云“生平志不在温饱,得志,愿京官,不欲外任。
外任,贪官不可为,廉吏不易为也”。
假归四年,以咯血病逝故里。
有《兰言居诗稿》。
生卒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人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我们对原诗的理解,对原诗情感的分析把握。 首句“青青杨柳嫩芽萌”是全诗的写景之笔,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杨柳,自古以来就与春风联系在一起,杨柳在春风中发芽,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青青”形容柳叶的颜色鲜绿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舟行有感 - 注释: 描述在船上旅行时的所思所感。 - 译文: 乘船旅行时,思绪万千。 2. 羁客归期几经猜 - 注释: 描述旅途中的不确定和猜测。 - 译文: 我作为一个旅人,回家的时间总是让人猜测不定。 3. 舟中梓里是蓬莱 - 注释: 梓里(古地名)和蓬莱(传说中的仙山),暗示了旅行的奇幻和不真实感。 - 译文: 在小舟中,我仿佛回到了一个神话般的蓬莱仙境。
冬夜即景 风景逼黄昏,遥天泼墨痕。 夜寒灯影瘦,雨渍屐声繁。 叆叇横云气,凄迷苦月魂。 小楼时侧耳,聊复涤襟烦。 注释: - 风景逼黄昏: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仿佛是黄昏时分的风景。 - 遥天泼墨痕: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像墨汁一样流淌,增添了诗意。 - 夜寒灯影瘦:形容夜晚的灯光下,人影显得瘦弱。 - 雨渍屐声繁:形容雨水滴落在鞋上产生的声音。 - 叆叇横云气:形容天空中的云层厚重,遮挡住了月光。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烽火遍西东,凄绝芳丛。 - 烽火: 指战争的烽火,常用以象征战乱和动荡。在古代中国,烽火是用于传递紧急信息的手段,一旦点燃,就意味着有战事发生。这里的"烽火遍西东"表达了战争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 凄绝: 形容景色、情绪等极其悲伤、凄凉,无法用言语形容。在这里,它用来描绘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荒凉景象。 - 芳丛: 通常指美丽的花草聚集的地方
【注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天。 九十暗相催:九十天,暗催,即暗地里催促着春天的到来。 红雨无声点绿苔:红色的春雨无声地落在绿色青苔上。 怪底东风忙不了:不知为什么春风还是赶不走春意。 吹将春到送春回:把春送到了,又让春回来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春天的七绝,诗中通过春光的变幻,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韶光九十暗相催”,写春天到来时,不知不觉中已是九十天。“韶光”
注释 1. 舟中只望乡关到:在船上只希望看到家乡的方向。 2. 瞥见乡关转涕零:突然看到了故乡,泪水不禁流了下来。 3. 破瓦丛中寻古物:在破碎的瓦片堆中寻找古老的物品。 4. 颓垣立处觅家庭:在倒塌的城墙下寻找曾经的家庭。 5. 阶前芜草添新绿:门前的荒草中出现了新的绿色。 6. 门外好山依旧青:城外的山脉仍然保持着青色。 7. 世事如棋何足较:世间的事情就像下棋一样,不值得比较。 8.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雪暗荒郊急阵斜,墨痕点点有归鸦。” - 注释:在昏暗的雪地中,战场上的战旗斜斜地倒映着;乌鸦的黑色痕迹在雪地上留下了点点的痕迹。 - 译文:在昏暗的雪地中,战场上的战旗斜斜地倒映着;黑色的乌鸦在空中盘旋,留下深深的痕迹。 2. “一天风冷书难草,几度霜侵鬓欲华。” - 注释:一天的寒冷天气使得书写变得困难;几次的霜冻侵蚀着我的鬓角,让它看起来快要凋谢。 - 译文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 昏昏终日梦入泥,瞥见雕梁燕双栖。 - 译文: 整日沉沦在梦中,眼前突然出现一对燕子在雕花的梁上嬉戏。 - 注释: 这首诗通过白描手法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色,诗人通过描绘燕子在雕花的梁上嬉戏的场景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 - 诗句:九十韶光何处是,桃花无语夕阳西。 - 译文: 漫长的岁月里,不知何处是尽头,桃花静静无言
【注】黄公涧,在江西靖安。 龙峰:山名。在靖安西南。烟:指云雾。 鸿蒙:指天空。 骤雨忽注:突然下雨,水流急速。注:同“驻”。 长空:高空。 云龙:形容瀑布飞流直下如游龙。倏(shū):忽然之间。际会:相遇。 匹练:一匹白色的绢。 大江:指长江。 箕踞:箕形坐位,一种古代的坐姿。 天风生:被天风刮动。 自来去:像自己走来走去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通过对比天上和人间的情感差异,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见解。 "无限离情诉碧波,迢迢银汉意如何" 注释:这里的“离情”指的是离别之情,而“碧波”可能指的是清澈的水波。整句诗的意思是,无尽的离愁就像水波一样,向天空倾诉。“银汉”是指天上的银河,这里用来比喻天上的牛郎织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 "人间莫乞天孙巧,巧似天孙恨转多" 注释
荣凤藻,字云轩,是清代无锡人,行医为业,并被例赠儒林郎。 荣凤藻的生平和成就,不仅在文学领域留下了深刻印记,其行医事业和诗文创作也展示了他多方面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通过对荣凤藻及其作品的研究,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丰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郑业槩是唐代诗人。 字不详,生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卒于大历五年(770年)。他与鲍防、严维等数十人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其生平事迹散见于《唐诗纪事》和《会稽掇英总集》等古籍。在清代的诗人中,郑业槪是较为罕见的一位,他的诗作虽存世不多,但每一篇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熊舆是清朝诗人,以其《雨集鸳湖分韵》而闻名于世。 字乘风,号莲峰子、莲峰居士等。他是清朝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作以清新脱俗、细腻婉约著称。关于熊舆的生平,史料记载不多,因此关于他的成就和经历所知甚少。然而,通过他的诗作,我们可以窥见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