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原名郑成功,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624,卒于公元1662
明福建南安人,初名森,字大木。
郑芝龙子。
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号“国姓爷”。
南明隆武二年,阻父降清无效,移师南澳,继续抗清。
永历帝立,封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
十三年与张煌言合兵,大举入长江,直抵南京,东南大震,旋为清兵所败,退还厦门。
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进兵台湾,驱逐荷兰侵略军,次年收复全台。
不久病卒。
生卒年:1624-1662
大木,原名郑成功,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624,卒于公元1662
明福建南安人,初名森,字大木。
郑芝龙子。
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号“国姓爷”。
南明隆武二年,阻父降清无效,移师南澳,继续抗清。
永历帝立,封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
十三年与张煌言合兵,大举入长江,直抵南京,东南大震,旋为清兵所败,退还厦门。
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进兵台湾,驱逐荷兰侵略军,次年收复全台。
不久病卒。
生卒年:1624-1662
越旬日复同孙爱游桃源涧 孟夏草木长,林泉多淑气。 芳草欣道侧,百卉皆郁蔚。 乘兴快登临,好风袭我襟。 濯足清流下,晴山转绿深。 不见樵父过,但闻牧童吟。 寺远忽闻钟,杳然入林际。 声荡白云飞,谁能窥真谛。 真谛不能窥,好景聊相娱。 相娱那几何,景逝曾斯须。 胡不自结束,入洛索名姝。 【注释】 1. 旬日:十天。 2. 桃源涧:位于洛阳的桃源寺附近,是唐代诗人李白游览过的一处风景名胜。 3.
暮春三月至虞山谒受之师,同游剑门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 藤垂涧易涉,竹密径微凉。 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 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 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 静闻天籁发,忽风林禽翔。 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 巘崿争突兀,青翠更苍茫。 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旁。 注释: 1. 暮春: 指春季末,通常为四月或五月。 2. 虞山: 位于江苏常熟市西北,因虞舜葬于此而得名。 3. 谒: 拜见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诗 《复台》解析 【诗句原文】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译文】 郑成功在台湾的艰难斗争中,开辟了荆棘丛生的荒野,驱逐了荷兰侵略者。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战,终于收复了祖先遗留下来的宝地。他的部下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忍受着饥饿和困难,不愿离开这片土地。 【赏析】 这首诗以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和坚定决心
【注释】 出师:指出兵。 满夷:指元朝统治者。 瓜州:地名,今属江苏省。 金陵:南京的古称,位于江南地区。 缟素:白色丧服,这里代指对敌的哀痛和悲愤。 临江:面对长江,这里指站在江边祭奠。 灭胡:消灭敌人。 气吞吴:气势如虹,可以吞没吴国。 天堑:指长江,又称“长江天险”。 投鞭渡:用马鞭子投掷到江里,表示可以渡江作战。 中原:中国。 姓朱:朱氏家族统治中原。 赏析
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 藤垂涧易涉,竹密径微凉。 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 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 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 静闻天籁发,忽风林禽翔。 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 巘崿争突兀,青翠更苍茫。 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旁
孟夏草木长,林泉多淑气。 芳草欣道侧,百卉皆郁蔚。 乘兴快登临,好风袭我襟。 濯足清流下,晴山转绿深。 不见樵父过,但闻牧童吟。 寺远忽闻钟,杳然入林际。 声荡白云飞,谁能窥真谛。 真谛不能窥,好景聊相娱。 相娱那几何,景逝曾斯须。 胡不自结束,入洛索名姝
明福建南安人,初名森,字大木。 郑芝龙子。 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号“国姓爷”。 南明隆武二年,阻父降清无效,移师南澳,继续抗清。 永历帝立,封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 十三年与张煌言合兵,大举入长江,直抵南京,东南大震,旋为清兵所败,退还厦门。 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进兵台湾,驱逐荷兰侵略军,次年收复全台。 不久病卒。 生卒年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 明初学者。 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 《明史》有传。 生卒年
朱中楣是清代的著名女诗人,字远山,江西南昌人。她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文人,也是明末清初时期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下面将详细介绍朱中楣: 1. 生平背景 - 家庭出身:朱中楣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她是明朝宗室辅国中尉朱议汶的次女,同时也是吉水兵部侍郎李元鼎的妻子,礼部尚书李振裕的母亲。这种身份使她自幼便接触到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学氛围。 - 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