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间徽州府祁门人,字德辅,一字仲裕。
元泰定帝泰定二年举人。
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教授于宣城、歙县间,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学者称环谷先生。
明洪武初,聘修《元史》,辞归后,结庐石门山。
有《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礼经补逸》、《环谷集》。
生卒年:1304-1372
元明间徽州府祁门人,字德辅,一字仲裕。
元泰定帝泰定二年举人。
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教授于宣城、歙县间,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学者称环谷先生。
明洪武初,聘修《元史》,辞归后,结庐石门山。
有《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礼经补逸》、《环谷集》。
生卒年:1304-1372
【注释】 1. 秋后雨:秋雨。 2. 楚东:指长江以南,今湖北、湖南一带,因楚地在长江之东而得名。五月:农历五月。 3. 无云:晴朗的天空。 4. 日光流金:阳光像金子一样灿烂。 5. 焚:烧。 6. 彭蠡:即鄱阳湖,在今江西省北部。 7. 坼坼:裂开的样子。 8. 木郎无神:没有神灵,意谓天旱不下雨。龙不起:龙不出现。 9. 牲牢熏燎:用牛羊猪等祭品熏烧求雨。徒纷纭:白白忙乱。 10. 炎官老
【译文】 峄山的白桐树,千年生长枝干繁。金星闪耀如烂烂蛇皮。文光七轸蓝田玉,冰弦细绕吴蚕丝。丹山云暖凤凰语,露草寒蛩诉秋雨。娥英泣洒湘筠斑,迁客相逢话羁旅。翠岩悬瀑锵琼瑶,雷霆霹雳轰层霄。瞥波细萍游荡漾,劈空轻絮飞飘飖。仙林唳鹤惊离别,老龙湫底吟寒月。海门送上子胥潮,澎湃奔腾卷残雪。羽人潇洒颜如仙,冯虚来往黄山巅。古音净洗筝琶耳,何须更濯丹砂泉。 【注释】 1. 峄山:地名
题李营丘画骊山老姥赐李密火星剑图蒲山锐额千牛客,蒲鞯跨犊行无迹。 挂角青编一束书,梦对重瞳意相得。 昆吾宝剑三尺水,火星炯炯精光起。 花冠仙姥授神奇,拜起仓皇惊更喜。 巩南歃血盟玉盘,龙舟锦缆诛疵瘢。 折简唐公结昆弟,威棱六月严霜寒。 岂知不学万人敌,雄才空觉乾坤窄。 九卿裂地藏雕弓,稠桑土蚀铜花碧。 岧峣古树苍玉林,丹厓惨澹霾轻阴。 龙津倏忽风云化,未须感慨荆轲心。 注释
诗词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尚书公泽民游览祥符寺,并在寺中欣赏美景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寺庙的自然之美、历史之韵以及人文之美。 芙蓉六六森如铲 芙蓉(荷花)生长得非常茂盛,如同一把铲子般厚重。 注释:芙蓉即荷花,常用来象征纯洁和美丽。 乘舆登临寄疏散 乘坐马车登上山峰,是为了寻找一种心灵的释放与放松。 注释:乘舆指帝王或高官的马车,登临指登上高处。
清明思先垄,即《清明》诗。 芳树晓烟鶗鴂鸣,芳:指春草。鶗鴂(zhì jué):鸟名,一名杜鹃。鸣:鸣叫。晓烟:晨雾。鶗鴂鸣:指春天的鸣禽,这里泛指春天的景物。 澹云晕碧漏新晴,澹:淡。晕:模糊不清的样子。碧漏:碧玉制的时钟。新晴:天气晴朗。 惊心时序百六日,惊心:感到惊讶、害怕。时序:时间顺序,这里泛指岁月流逝。百六:指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古人认为冬至后一百零六天是寒食节和清明节之间的日期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对诗文进行赏析。本题要求考生逐句翻译,并附上注释,赏析。首先翻译,然后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分析。如第一句“夜”字下有注释:“夜晚”。第二句中“秋风晚更清”中“晚”字下有注释:傍晚。第三句“岚光连雾气,松响乱泉声”中“岚光”解释为山间云雾。第四句“竹户流星近,兰阶落叶平”
【注释】 山县:山乡。千峰叠:指群峰连绵,如层层重叠的屏风。闾阎:里巷。杂崄夷:高低不平。雨香:雨后花香。鱼拨剌:指雨水打湿了水草,使鱼游动迟缓的样子。风软:微风和煦。燕差池:燕子飞得缓慢、不整齐。郭外:城外。耕夫:耕田的人。耦:男女并肩耕作。桑中:桑林之中,这里指桑园。稚子:小孩子。嬉:玩耍。弦歌声:指民间的音乐声。教:引导。民俗:民间风俗。变浇漓:指民俗淳朴。浇漓:指民俗浮华。 【赏析】
蒲山锐额千牛客,蒲鞯跨犊行无迹。 挂角青编一束书,梦对重瞳意相得。 昆吾宝剑三尺水,火星炯炯精光起。 花冠仙姥授神奇,拜起仓皇惊更喜。 巩南歃血盟玉盘,龙舟锦缆诛疵瘢。 折简唐公结昆弟,威棱六月严霜寒。 岂知不学万人敌,雄才空觉乾坤窄。 九卿裂地藏雕弓,稠桑土蚀铜花碧。 岧峣古树苍玉林,丹厓惨澹霾轻阴。 龙津倏忽风云化,未须感慨荆轲心
峄山白桐千年枝,金星烂烂蛇蚹皮。 文光七轸蓝田玉,冰弦细绕吴蚕丝。 丹山云暖凤凰语,露草寒蛩诉秋雨。 娥英泣洒湘筠斑,迁客相逢话羁旅。 翠岩悬瀑锵琼瑶,雷霆霹雳轰层霄。 瞥波细萍游荡漾,劈空轻絮飞飘飖。 仙林唳鹤惊离别,老龙湫底吟寒月。 海门送上子胥潮,澎湃奔腾卷残雪。 羽人潇洒颜如仙,冯虚来往黄山巅。 古音净洗筝琶耳,何须更濯丹砂泉
元饶州安仁人,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 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 尝从大宗师张留孙至大都见世祖。 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师。 英宗至治间,留孙卒,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 工草书。 有《看云集》。 生卒年
朱彬,字仲文,是元代的诗人。 朱彬出生于建昌新城,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朱礼的儿子。顺帝元统元年(1308年),朱彬考中进士,并被授为翰林院典籍。朱彬的诗作数量有限,但每一篇都透露出他的博学和才华
元代诗人'有规',是元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关于他的信息如下: 1. 基本信息: - 有规,字致远,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 - 他生年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 2. 生平经历: - 有规与关汉卿、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 他的诗歌创作以七言绝句为主,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3
元明间徽州府祁门人,字德辅,一字仲裕。 元泰定帝泰定二年举人。 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教授于宣城、歙县间,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学者称环谷先生。 明洪武初,聘修《元史》,辞归后,结庐石门山。 有《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礼经补逸》、《环谷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