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人仲璋,赵孟頫,是南宋宗室之后,以其卓越的文学和书法成就而著称于世。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朝湖州人。他的生平经历了宋亡、元初等时期,在动荡的年代中,他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还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为元朝的文化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诗作《送石仲璋》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元代诗人仲璋,赵孟頫,是南宋宗室之后,以其卓越的文学和书法成就而著称于世。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朝湖州人。他的生平经历了宋亡、元初等时期,在动荡的年代中,他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还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为元朝的文化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诗作《送石仲璋》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对作者的感情进行评价和鉴赏,注意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本诗中的“黄花、白酒、七十光阴”等词来分析。 【答案】 注释:九日指重阳节,黄花即菊花,这里泛指秋天的花卉;年年、惟有指每年都有,只有每年重阳时节的菊花酒和美酒;花是盛开的,酒是醇厚的;七十光阴,七十年光阴。 译文:“重阳节到了(我)饮酒赏菊
元代诗人仲璋,赵孟頫,是南宋宗室之后,以其卓越的文学和书法成就而著称于世。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朝湖州人。他的生平经历了宋亡、元初等时期,在动荡的年代中,他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还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为元朝的文化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诗作《送石仲璋》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方回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 方回,字万里,号虚谷,又号紫阳,出生于徽州歙县(今属安徽),南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后授建德路总管。尽管他因节操问题而遭到世人的非议,但在文学方面却有很高的成就。他在南宋时期就以其诗歌才华著称,并在南宋末年成为江西诗派殿军。 方回的诗歌创作在元代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他的文学思想和诗歌风格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对江西诗派的继承和发展
王懋德是元代诗人。 王懋德,字仁父,元代高唐州人。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其家族成员在元朝历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王懋德自中书掾起家,历经多个职务的升迁,最终官至中书左丞,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显赫的位置。 王懋德的诗词作品反映了其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为题,如《西郊晚眺》、《通州东庵二首·其一》等,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元代诗人仲璋,赵孟頫,是南宋宗室之后,以其卓越的文学和书法成就而著称于世。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朝湖州人。他的生平经历了宋亡、元初等时期,在动荡的年代中,他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还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为元朝的文化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诗作《送石仲璋》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 英宗至治元年进士。 授浚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 泰定间除太常博士。 纂成《太常集礼》。 后为监察御史。 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 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 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 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 官终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