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磨九日,算年年、惟有黄花白酒。把酒簪花能有几,七十光阴回首。人寿难期,酒杯有限,花色应如旧。花秾酒酽,问君著甚消受。
彭泽千古英魂,有花能折,有酒能倾否。万事悠悠输一醉,花酒休教离手。明日西风,阑珊酒尽,憔悴花枝瘦。酒肠花眼,正宜年少时候。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对作者的感情进行评价和鉴赏,注意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本诗中的“黄花、白酒、七十光阴”等词来分析。
【答案】
注释:九日指重阳节,黄花即菊花,这里泛指秋天的花卉;年年、惟有指每年都有,只有每年重阳时节的菊花酒和美酒;花是盛开的,酒是醇厚的;七十光阴,七十年光阴。
译文:“重阳节到了(我)饮酒赏菊,但(我)算起来,(这)年复一年,只有那(重阳)节的菊花酒与美酒了。我把酒杯簪在头上插着花喝酒,能有几多?七十年的光阴一晃过去了,回首往事,人生难测。人生难得,七十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岁月匆匆,人的生命也难以预测。人的寿命难以预料(或“难期”),(我们)只能把酒杯当作朋友,而把(美酒)作为朋友来品尝啊。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为重阳节而作,抒发自己对重阳节的喜爱之情。开篇即以“黄花白酒”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在佳节里畅饮高歌的豪情壮志。“把酒簪花”一句,点出了重阳节赏菊饮酒这一传统风俗,表现了作者对重阳节的热爱。下阕写景抒情,借彭泽县令陶渊明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二句,用典自喻,抒发了自己对青春年华易逝的感慨。全词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和对陶渊明典故的运用,表现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