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囧伯。
王世贞子。
万历十七年进士。
俶傥轩豁,好结纳海内贤士大夫,勇于为人,不避嫌怨。
由礼部仪制主事,改吏部员外郎,有政绩,推毂废弃名贤无虚日,为权要所嫉。
因妖书案削籍归,屡荐不起,刚直以终。
有《醉花庵诗》、《驭倭录》、《武侯全书》、《四侯传》等。
生卒年:?-?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囧伯。
王世贞子。
万历十七年进士。
俶傥轩豁,好结纳海内贤士大夫,勇于为人,不避嫌怨。
由礼部仪制主事,改吏部员外郎,有政绩,推毂废弃名贤无虚日,为权要所嫉。
因妖书案削籍归,屡荐不起,刚直以终。
有《醉花庵诗》、《驭倭录》、《武侯全书》、《四侯传》等。
生卒年:?-?
注释: 1. 彻天火树照边陲:形容火光照耀得如同天空一样,照亮了边境地区。 2. 软绣肩舆坐自移:指顾太史乘坐的软轿子随着他移动。 3. 到日定知春麦秀:等到他到达目的地(朝鲜)时,一定能够看到春耕时节的麦田。 4. 请看箕子庙前碑:请看他在箕子庙前立下的碑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顾太史册封朝鲜的期待和祝愿。首句“彻天火树照边陲”,以“彻天火树”形容火光之炽烈
【注释】 东风吹柳:东风轻轻地吹动着柳树。 成丝:柳条柔长,随风飘荡,像无数细丝在空中飘舞。 酿花:细雨纷纷洒落,使得花朵更加饱满、艳丽。 满枝:满树的花都被雨水打湿了。 春光:春天的美好时光。 骀荡:春风和煦的样子。 惜:可惜。 恰是:恰好是。 别离时:离别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别致精巧的小令,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全词以柳树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是花偏灼灼:此花特别艳丽。 开处几丛丛:在开的时候,有几丛聚在一起。 弱质不禁露:娇嫩的花瓣经受不住早晨的露水。 幽怀欲诉风:内心充满幽怨,想向秋风倾诉。 空庭聊取媚:在庭院里略为献媚。 傍石若为容:靠着石头好像要装点些什么。 黄菊纷相应:黄菊花纷纷开放,互相应和。 餐英未许同:还没有采摘下来,不能与你共享。 【赏析】 《题秋海棠》一诗,前四句描写海棠的鲜艳与娇艳
藤 手种藤花大可围,暮春小圃亦芳菲。 黄鹂隐叶惟闻啭,紫蝶寻春不辨飞。 满架迎风光眩眼,缘溪着雨碧侵衣。 漫道破除情事尽,长条柔蔓转依依。 注释: 1. 手种藤花大可围,暮春小圃亦芳菲。 (种植的藤花)手掌那么大,可以围绕;暮春时节的小园也充满了芬芳。 2. 黄鹂隐叶惟闻啭,紫蝶寻春不辨飞。 (春天的景象)黄鹂躲藏在树叶中只听到它的叫声,紫蝶在寻找春天却分辨不清它们飞翔的方向。 3.
樱桃 小鸟枝头啄欲残,美人珍惜卷帘看。 注释:小鸟在枝头啄食,想要啄到樱桃,而美人则珍惜着打开窗帘去欣赏。 译文:小鸟在树枝上啄食,好像想要啄到樱桃一样,而美丽的人珍惜着打开窗户去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景,鸟儿在枝头啄食,而美丽的脸庞却珍惜着欣赏这一美景。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情趣
【注释】:尚书悬像拜中丞,仆仆生前岂为名。 近见山西曹给事,爱君仿佛似文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冯慕冈之作。首句“尚书悬像拜中丞”,写诗人与冯慕冈相识,并受到他的礼遇和赏识。“尚书”是指冯慕冈的官职。“悬像”是指挂画像。“中丞”指中书省的长官,相当于今天的秘书长或办公厅主任。诗人说,自己与冯慕冈相见时,就以尚书的身份向他致敬,表示尊敬之意。“仆仆”是勤勉的样子。“生前”是指活着的时候
【注释】 顾太史:即顾恺之,南朝宋画家、书法家。册封:皇帝给功臣或外国君主加封官爵。 葱秀山头:指汉水之畔的青山。鲜:鲜明。 茅屋:指简陋的住所。月明:月光皎洁。汉江船:指长江上泛舟的船只。 登临:登上高处。纵发:放开笔锋挥写。和篇:即应制诗,按朝廷的体制作诗。陪臣:旧时对大臣之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顾恺之作,题下有小注:“送顾太常(顾恺之)”。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画家,他与谢安
诗句解析与注释: - 伏枕高斋有所思 - 此句表达诗人在静卧的书房中沉思。"伏枕"指的是躺着,"高斋"则是指书房中的高床。"有所思"意味着诗人在思考或回忆。 - 诸贤莫讶拜恩迟 - 这句表明诗人并不觉得向朝廷致敬(即拜恩)的时间晚是令人惊讶的。这里“诸贤”指同朝的官员,而“莫讶”表示不要感到奇怪。 - 圣躬不豫仓皇日 - “圣躬不豫”指的是皇帝身体不适,这通常指皇帝生病。"不豫"在这里是形容词
紫禁鳌山结翠斿,升平故事雅宜修。 春回九陌风仍暖,月出千门雾乍收。 烟火楼台疑化国,高明世界正宸游。 何人不傍宫墙听,天乐泠泠在御舟。 注释: 1. 紫禁鳌山结翠斿:紫禁城的鳌山(指皇宫门前的装饰物)被绿色的丝带缠绕着,显得十分美丽。 2. 升平故事雅宜修:讲述的是一种和平繁荣的故事,这种故事适合用来美化生活。 3. 春回九陌风仍暖:春天回到了九条大街小巷,风仍然暖和。 4. 月出千门雾乍收
注释:上张灯后苑以麦灯居中,吾州所产也。 江南五月麦初黄,野老殷勤进上方。 织就丝丝冰比洁,镂成叶叶玉分光。 谁高市上千金价,不比宫中七宝装。 闻道圣人昭俭德,莹然一盏照中央。 翻译: 张灯结彩的后花园中,用我们家乡出产的麦杆做的灯具居中摆放。 江南五月,小麦刚刚变黄,乡间的老人殷勤地把上面的灯火送来给我看。 这盏灯由细细的麦秆制成,就像冰一样纯洁;又像玉石一般晶莹剔透。
唐扶风平陵人,字文蔚。 窦炽子。 博览群言。 举秀异,授秘书郎。 隋炀帝大业中迁内史舍人,数谏忤旨,转考功郎中,坐事免。 李渊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使裁定制度。 高祖武德初授内史令,每论政事得失,必陈古为喻。 卒谥靖。 生卒年:?-
王汝章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生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约卒于崇祯四年(1631年)。他的本名可能为王璲,字幼嘉,号青城山人。王汝章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任职翰林五经博士,参与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 王汝章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唐诗的深刻理解和精湛运用上。他自诩其诗风近似李杜,这种对唐代两位伟大诗人的比拟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诗歌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创作的高度自信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囧伯。 王世贞子。 万历十七年进士。 俶傥轩豁,好结纳海内贤士大夫,勇于为人,不避嫌怨。 由礼部仪制主事,改吏部员外郎,有政绩,推毂废弃名贤无虚日,为权要所嫉。 因妖书案削籍归,屡荐不起,刚直以终。 有《醉花庵诗》、《驭倭录》、《武侯全书》、《四侯传》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