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宗,原名高岱,明代诗人
明湖广京山人,字伯宗。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官刑部郎中。
董传策、张翀、吴时来疏劾严嵩父子不法,嵩欲杀三人。
岱力言于刑部尚书郑晓,得减轻戍边。
岱又为资装送之出郊,嵩父子深恨之。
岱竟以此出为景王府长史。
曾纂辑明开国以来用兵史事,成《鸿猷录》。
工诗,为李攀龙等后七子之前茅,有《西曹集》。
生卒年:?-?
伯宗,原名高岱,明代诗人
明湖广京山人,字伯宗。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官刑部郎中。
董传策、张翀、吴时来疏劾严嵩父子不法,嵩欲杀三人。
岱力言于刑部尚书郑晓,得减轻戍边。
岱又为资装送之出郊,嵩父子深恨之。
岱竟以此出为景王府长史。
曾纂辑明开国以来用兵史事,成《鸿猷录》。
工诗,为李攀龙等后七子之前茅,有《西曹集》。
生卒年:?-?
诗句释义 1. 君为沧水使:这里的“沧”指的是一种大江,如长江、黄河等。沧水使则指在江水中航行的使者,可能指的是一名负责水上交通或管理的官员。 - 沧:大江,如长江、黄河。 - 水使:负责水上交通或管理的官员。 2. 予卧白云林:这里的“白云林”可能指的是一片幽静而美丽的森林,通常与高洁、超然的生活态度有关。 - 予:我,自称。 - 白云林:形容环境优美、宁静的地方。 3. 古色青萍剑
寄怀李师孟水曹 别署秋光满,千帆霁色开。 海风吹月上,江雨带潮来。 名著山公启,诗传水部才。 不知登眺处,谁与共衔杯。 注释: - 别署秋光满,千帆霁色开。 - “别署”是指李师孟的别号或笔名。 - “秋光满”意味着秋天的气息充满了周围。 - “千帆霁色开”形容天气晴朗,海上的千条船帆在雨后显得格外美丽。 - 海风吹月上,江雨带潮来。 - “海风”指的是海洋上的风。 -
秋夜送梁舍人奉使便道归岭南 诗歌全文 沈沈宫漏夜霏微,风洒离愁动客衣。 仙掌乍分秋色去,征帆遥带月明归。 路经庾岭梅花发,天入衡阳雁影稀。 尊酒蓟门须尽醉,明朝空惜故人违。 译文 深夜的宫廷时钟滴答作响,仿佛连带着夜的寒意。一阵风轻轻吹过,带走了秋天的忧愁,也触动了行旅之人的衣裳。就像天上的仙掌慢慢分开了秋天的景色,而远行的帆船在月光的引领下缓缓驶回。经过庾岭时,梅花已经开放;进入衡阳
【注释】 天员:指天上的星宿。 中规:合乎规矩。 安得:怎能得到。 龃龉:形容不和,有抵触。 仲尼:孔子,字仲尼,名丘,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放逐:被贬谪、流放。 颜回:孔子弟子,字子渊,一说复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邹人。 苦贫窭:穷困不堪。 贤哲:指道德高尚的人。 偶时:逢时而得时。 达士:指胸怀豁达、志向远大的人。 乐天:乐于安守天命。 仁人:指仁慈宽厚的人。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中原是历史上有名的地方,古荆州有独特的地势和风景。现在我看到您来此做官,感到非常高兴。十年以前我们一起度过长乐宫的夜晚,如今您又来到这个仲宣楼。云彩开去梦泽的水,已经流到巴江入蜀地了。我担心您会因为风尘满面而变白了头发,但您仍然像过去一样穿着貂裘。 注释解释: - 中原形胜古荆州:中原指的是中国的中心地区,形胜表示地势优越、风景优美。古荆州指的是古代的荆州地区,这里地势险要
诗句:清宵虚馆绝纷华,霜满高城咽暮笳。 译文:在清静的夜晚,空旷的书房中没有世俗的纷扰与繁华,寒霜覆盖了高高的城墙,仿佛连远处传来的黄昏号角都变得低沉而哀伤。 赏析: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开篇“清宵虚馆绝纷华”便勾画出了一个远离尘嚣,清静无为的夜晚。诗人通过对比“高城”和“暮笳”,巧妙地传达出一种孤独、寂静的氛围。接着,“尊酒放歌俱白雪”一句,不仅点明了宴会的气氛
【注释】 1.感兴:指诗人因时局动荡不安而有所感慨。 2.鸿雁万里来,翩翩渡彭蠡。 鸿雁:鸿鹄。 3.海燕去何之? 4.秋风辞故垒。 5.物性各有适,景光一何驶。 6.运至畴不兴,时过亦云止。 7.世事俱茫茫,静坐观无始。 【译文】 成群的天鹅从千里之外飞来,在空中翩翩地飞过鄱阳湖口。 海燕飞向何方?秋天的风已经吹过那旧营垒了。 离去也不值得悲伤,归来也不该欣喜。 事物都有各自适宜之处
【注释】 蓟北:指今河北省北部一带。收兵未:收兵尚未归来。长安:指唐朝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使:使者。朔漠:北方沙漠地带。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名,也泛指海中仙山。去鸟:指飞走的鸟儿。寒花:指冬梅等早春开花的植物。孤臣:指失意不得志之臣子。头白尽:年老已尽。倚杖独登台:拄着拐杖独自登上高楼。 【译文】 蓟北边关还未收兵,长安城中没有送使者的来。风尘连天,朔漠苍茫,雨雪遮天,蓬莱仙景难见。飞鸟惊起
``` 省中 萧萧竹径暝烟浮,散帙鸣琴事事幽。 若比潇湘渔父隐,门前只少木兰舟。 译文:傍晚时分,我漫步在竹林小路上,烟雾弥漫,竹影婆娑。我放下手中的书卷,轻轻弹奏着古琴,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相比之下,如果我是潇湘的渔父,隐居在山林之间,那该有多好啊!可惜啊,我家门口缺少一叶木兰舟,无法随波逐流,泛游江海。 注释:01. 萧萧竹径:形容竹叶随风摇曳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02. 暝烟浮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鹦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不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一、首联 - “一入深笼损翠衣”:鹦鹉一旦被关入深笼,其美丽的羽毛就会被损害,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和光泽。 - “陇云秦树事全非”:象征着自由的陇云和秦树在被囚禁后变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 二、颈联 - “月明万里归心切”: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的归乡之心愈发迫切
袁仕凤是明代诗人,字彦祥,广东东莞人。 袁仕凤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成就虽然不详,但《寄怀金陵张太守》等作品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情感表达。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如《再寄金陵张太守》,也有婉约含蓄,如《旅怀》。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袁仕凤对友人的思念和关怀,还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明广东高明人,字孝先。 区大相弟。 少负气节。 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东明知县,勤政爱民,改御史。 天启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经筵,党人侧目。 由太仆卿改南户部侍郎。 时魏忠贤势方炽,大伦弹劾无所规避。 后被夺职归。 有《端溪日录》、《崇正辟邪录》、《端溪诗稿》。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