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舆,原名区次颜,明代诗人
区次颜,字德舆。
南海人。
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举人。
初授新蔡教谕,擢广西北流县令,迁养利知州。
未几以丁忧归。
结庐粤秀山读书凡二十年,人罕靓其面。
著有《宁野堂稿》。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六有传。
生卒年:?-?
德舆,原名区次颜,明代诗人
区次颜,字德舆。
南海人。
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举人。
初授新蔡教谕,擢广西北流县令,迁养利知州。
未几以丁忧归。
结庐粤秀山读书凡二十年,人罕靓其面。
著有《宁野堂稿》。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六有传。
生卒年:?-?
【诗句注释】 容江舟中:容江是一条流经江西省的江河,舟指船。 望入青峦驿外楼,风烟迷目使人愁:眺望进山里的青峦驿站外面的高楼,被风吹云遮住视线让人心烦意乱。 嗟谁杳杳云中鹤,愧尔翩翩江上鸥:感叹那在云层中的白鹤多么悠然,却感到惭愧自己只能在江上自由飞翔的鸥。 斗酒笙歌聊说剑,宦情天地只虚舟:举杯饮酒弹琴歌唱来聊以解忧,但心中对官场的厌倦之情如同浮萍无根。 汀兰岸芷犹相待,逝水无声尽日流
寄毕兆先梁幼徵二年丈 十年歧路雨霏霏,忆尔园林早息机。 白社一尊萸菊酒,青山三月薜萝衣。 沙头烟霁群鸥鹭,谷口云深摘蕨薇。 几夜蒹葭秋水阔,渔竿迟我月明归。 注释: 1. 寄毕兆先梁幼徵:向毕兆先和梁幼徵两位朋友寄诗。 2. 十年歧路雨霏霏:已经过去了十年的坎坷道路,如今又下起了霏霏细雨。 3. 忆尔园林早息机:回忆你们曾经在园林中悠闲地度过美好时光,那时还没有开始忙碌的生活。 4.
【诗句】 1. 边关愁落日,况复鹧鸪啼。 2. 素食惭书剑,孤心许杖藜。 3. 五湖寰宇内,十亩水云西。 4. 岁岁桃花发,谁云津路迷。 【译文】 在边疆边关我忧愁于落日之时,更何况听到鹧鸪鸟的叫声? 吃素感到惭愧,因为我有书写和剑术的才能,但心中却向往拄着拐杖行走。 天下五湖四海,我在其中独自生活;拥有一块十亩大的水面和云朵。 每年春天的时候,桃花盛开,但谁能说那里的道路迷茫难行呢?
《怀归呈林锦峰使君》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第一句:山风腓卉木,瘴雨肃重阴。 - 注释: 山风吹过草木,瘴气弥漫天空。 - 赏析: 这句诗描写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凄凉景象,山风吹拂着草木,而瘴气却笼罩着整个天空,形成了一幅阴沉压抑的画面。 第二句:北阙孤臣泪,中原万里心。 - 注释: 身在朝廷(北阙)的我,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中原)。 -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析: 1. 敝裘怜岁月,羸马倦西东。 - 敝裘(破旧的衣服):指的是诗人的旧衣,表达了他对自己衣着简陋、年岁已高的自我感慨。 - 岁月:指时间的流逝。 - 羸马:形容马匹瘦弱,可能因为长途跋涉或疲劳而无法继续前进。 - 倦西东:形容因长途跋涉或旅途劳顿而感到疲惫,无法继续向东行走。 2. 只笑徇时拙,非关泣路穷。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写诗人归乡的思乡之情。首句写自己身处异乡而心向故里,不因路途遥远而归家不得;第二、三句写自己虽已年高,但仍然可以谋生,并不感到有什么失意之处;第四句写自己的服饰,“青袍”即青布衣服,这里指自己的官服,说明自己虽然官职不高,但依然可以安身立命;第五句写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强烈愿望;最后两句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珠江上
区次颜,字德舆。 南海人。 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举人。 初授新蔡教谕,擢广西北流县令,迁养利知州。 未几以丁忧归。 结庐粤秀山读书凡二十年,人罕靓其面。 著有《宁野堂稿》。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六有传。 生卒年:?-
明浙江鄞县人,字约之,号后冈。 幼时颖慧,其父破产延师教之读。 稍长,博览群书。 嘉靖八年进士。 授礼部主事,迁员外郎,改编修。 束出张聪、霍韬门,不肯亲附,为所恶,出为湖广佥事。 分巡辰、沅,治有声。 稍迁福建参议,改河南提学副使。 以呕血死,卒年三十三。 诗学初唐,与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称“嘉靖八才子”。 有《后冈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