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夫,原名陈廷策,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73,卒于公元1634),字颖夫,1字觐墀。海阳(今潮
陈廷策,督学曾化龙以学富行优拔置明经。
晚年修造西湖山老君岩,建文昌祠,讲明心性之学。
清康熙二十三年入祀府学乡贤。
有《世馨堂诗集》、《旸山诗文集》。
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生卒年:1573-1634),字颖夫,1字觐墀。
海阳(今潮
颖夫,原名陈廷策,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73,卒于公元1634),字颖夫,1字觐墀。海阳(今潮
陈廷策,督学曾化龙以学富行优拔置明经。
晚年修造西湖山老君岩,建文昌祠,讲明心性之学。
清康熙二十三年入祀府学乡贤。
有《世馨堂诗集》、《旸山诗文集》。
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生卒年:1573-1634),字颖夫,1字觐墀。
海阳(今潮
【注释】 镜山:在今浙江省江山市。碧汉:银河,这里指天空。 圆影:月影。崔嵬:高耸。流曜:流光。蓬户:柴门。浮光落衣:月光从窗中洒落。石痕:岩石上的苔藓。返照:夕阳的余晖。 鸦背:乌鸦背上。带残晖:映衬着乌鸦的影子。樵语并僧话:樵夫的闲谈和僧人的谈话。匆匆:匆忙的样子。踏蹬归:急急忙忙地回家。 【赏析】 《镜山夕照》是唐代诗人钱起所作五绝组诗《江行无题一百首(选一)》中的第二十八首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以历史为依托,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注释: 1. 敖邑贞元会:敖邑,即今江苏苏州;贞元会,即公元785年,当时苏州刺史李翱在任上作《祭杜少陵文》。 2. 鹚洲:地名,位于太湖中,因形状如鹅而得名。 3. 昼夜云:指云雾缭绕,时隐时现的景象。 4. 波澜摇紫气:波澜,指湖面的波涛;紫气,指仙境中的祥云。 5. 开閤动青旻
【注释】 岭峻:山高。穷阶级:穷尽了阶梯。门幽:门道深奥。洞壑:山谷。吸呼:呼吸,吸气和呼气。通帝座:通向帝王的座位。闪忽:闪烁不定。隐仙家:隐藏在神仙家中。雨过:雨后。光逾现:月光更加明亮。月华:月光。影更嘉:月光更美好。丹梯最绝处:最高的石阶。片片落天花:像天花一样飘落。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登临天柱峰时所见景色。天柱峰位于江西宜黄县西北,是著名的风景胜地,有“天下第一峰”之称
濯衣春涨 洗去衣物,沐浴在春天的涨潮。 译文:春天的江水上涨,我洗净了衣物,站在江边感受着自然的洗礼。 注释:濯衣,指洗澡、洗衣,此处借指洗浴。春涨,春水上涨,泛指春天的景象。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春水上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在大自然中寻找洗涤心灵的途径。 洗耳原无意,濯缨别有神。 谁能脱世网,不受一纤尘。 译文:原本只是想要洗耳恭听
末山雁字 削翠悬天末,末山因得名。 云烟浮绝巘,风雨洗新晴。 南北纵横羽,春秋来往声。 只今看雁序,点画似天成。 注释: 1. 削翠悬天末:形容山峰的景色如翠绿色般绚丽,高耸入云。 2. 末山因得名:因为山峰的形状如同雁尾而得名“末山”。 3. 云烟浮绝巘:形容云雾缭绕在山峰之间的景象。 4. 风雨洗新晴:经过一场风雨之后,天气变得晴朗。 5. 南北纵横羽:形容天空中大雁飞行的方向和姿态。 6
集仙古柏 古柏矗立在沧浪之中,泉水流经柏子树发出阵阵香气。 菁葱的草覆盖着鼎灶,空翠的山色滴落云间。 铁柱支撑着孤独的井,金色丹砂洒满八方荒原。 何能吞食芝草药,高揖许旌阳仙人。 译文: 古老的柏树矗立在沧澜之上,流水经过它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茂盛葱郁的草覆盖着鼎炉灶台,清澈翠绿的颜色从天而降落在云间。 坚固的铁柱支撑着孤立的井台,金色的丹砂洒落在辽阔的原野上。 我怎能吞食这珍贵的灵芝和草药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瑞芝仙迹 - 指的是灵芝(一种传说中的仙草)的存在。这里的“瑞”,通常指吉祥如意,而“芝”即灵芝,常被古人认为是祥瑞之物,因此此处用来形容灵芝之珍贵。 2. 百里有循良 - “百里”可能是指某个地区或范围内,“循良”则意味着该地区的人民遵守法律,公正无私。这里强调了地方治理的良好风气。 3. 灵芝产治堂 - “治堂”可能是指一个治理、管理的场所或机构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描绘了宜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下是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醉石云迷":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这里的“醉石”指的是那些形状奇特、宛如醉酒一般的人物雕塑,它们仿佛被云雾所笼罩,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云迷”则暗示了这些醉石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融为一体,让人产生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2. "宜丰有卷石,人杰地灵":这句话是诗人对宜丰这个地方的赞美
华林灵迹 共说西王母,云裾跨鹤来。 山深藏窅霭,林静长莓苔。 丹灶泥封旧,元坛劫火灰。 莫云仙迹幻,咫尺有蓬莱。 注释: 1. 华林灵迹:华林,这里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灵迹,指神仙留下的遗迹或踪迹。 2. 共说西王母:大家都在谈论西王母(传说中的女神),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神女,她掌管天界和人间的事务。 3. 云裾跨鹤来:形容仙人穿着华丽的衣裙,骑着仙鹤来到人间。 4. 山深藏窅霭
诗句释义 1 云楼远眺:描述一座在城市西侧的高楼,名为“云楼”,从那里可以远眺。 2. 巍然傍邑西:形容云楼非常高耸,临近县城的西面。 3. 卷帘吞镜岭:形容云楼之高,好像连着镜岭,仿佛将镜岭都纳入了眼底。 4. 把盏酌耶溪:用酒杯斟酒,好像是在为耶溪(一个地名)敬酒。 5. 鹤唳千山暝:形容夜晚的寂静中,听到远处山上有鹤的叫声。 6. 花飞万木齐:形容春天来临,百花盛开,树木也随着春意盎然。
陈志敬,字一之,是明代的著名诗人,出生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他不仅以其才华横溢而著称,而且在诗歌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陈志敬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陈志敬: 1. 生平背景 - 出生与早年经历:陈志敬生于明成化十四年,这为他日后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早年生活充满了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成为庠生时,他受到了县令陈宁的重视
陈守镔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清代诗人。他是广东澄海人,字克棐,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贡生。在明清鼎革后,他选择不出仕,专注于文学创作。陈守镔的作品《赠羽梵上人》是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他的诗才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下是关于陈守镔的介绍: 1. 基本信息:陈守镔,字克棐,澄海人,出生于一个具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他的诗歌创作生涯始于明思宗崇祯六年,当时他作为贡生进入官场,但后来选择了不涉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