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时,原名景旸,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76,卒于公元1524

明代诗人景旸,字伯时,号前溪。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以其在诗歌创作上的杰出成就而闻名于世。

景旸生于明正德三年,卒于万历四年,是仪真(今江苏仪征)人,上元籍,即现在的上海地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的作品和影响却长久深远。景旸自幼聪明过人,年少时便显示出非凡的文学才华。在正统年间,景旸的诗文受到时任广东右布政使刘大夏的关注和赞赏。刘大夏在任广东布政使期间,曾见到十三岁的景旸所写文章,对其才情十分钦佩,并认为其文采堪比当时名士。景旸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还曾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成为明正德三年进士及榜眼。这一成就使他与乡人蒋山卿、赵鹤、朱应登齐名,被称为“江北四才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