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静,原名刘定之,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09,卒于公元1469
明江西永新人,字主静,号呆斋。
刘髦子。
正统元年进士,授编修。
景帝即位,上言兵事形势。
旋迁洗马。
成化二年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请停征灾区租课。
四年迁礼部左侍郎,卒于官,谥文安。
学问渊博,善文工诗。
有《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
生卒年:1409-1469
主静,原名刘定之,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09,卒于公元1469
明江西永新人,字主静,号呆斋。
刘髦子。
正统元年进士,授编修。
景帝即位,上言兵事形势。
旋迁洗马。
成化二年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请停征灾区租课。
四年迁礼部左侍郎,卒于官,谥文安。
学问渊博,善文工诗。
有《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
生卒年:1409-1469
【注释】 1、禾川:指四川成都平原的一条水系,在今成都市。 2、义山:诗人自号,见《新唐书.李商隐传》。 3、对面:意即面对。 4、怅未得登临:怅恨不能登临观赏。 5、徒健羡:徒然地羡慕。 6、雪中:下雪的时候。 7、半涂足已倦:走到路的一半时就累了。 8、顾视万坡陀:看远处的万丈高坡。 9、岩萝:岩壁上的苔藓。 10、飞霙:指飘落的雪花。 11、林叶响急霰(xiǎn):树林里树叶发出声响。
【译文】 在关帝庙前,我瞻仰着神像。神像的威武庄严令人肃然起敬,神采栩栩如生。 关帝庙前有一片山花,山风吹过,山花沾满露水,山花沾满露水的花瓣模糊不清,就像关帝庙前的战马一样威武。 山风吹过,关帝庙前的江树发出号声,江树发出的号声犹如战鼓擂动,声音震撼人心。 西蜀的旌旗今天已经无人问津,只留下青史中记载关帝庙的辉煌历史。 【注释】 谒(yè):拜见;祭祀。 雕戈铁马:形容军队装备精良。长城
五台山,一座由五座海拔超过2400米的高山环绕而成的佛教圣地。在这里,不仅有雄伟的山峰,还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穹庐拜受白貂裘:描述了在五台山进行朝拜时的情景,使用“穹庐”来指代帐篷或简易居所,表达了朝拜者的简朴和虔诚。“白貂裘”则暗示了朝拜者可能穿着的朴素衣物,反映出其身份地位虽不高但仍然坚持信仰的精神面貌。 2. 身披入洛垂藻旒
五台行 纥干山头雀冻死,午沟蛇化为龙起。禅代不侍九锡来,二晋醉投双陆子。出警入跸东西京,犹上繁台自阅兵。群姬麀聚那能辩,诸侯麇至谁能争。天道好还信岂偶,夜环殿柱仍三走。禄山仰空若猪屠,翟让仆地如牛吼。 五台行 纥干山头雀冻死,午沟蛇化为龙起。禅代不侍九锡来,二晋醉投双陆子。出警入跸东西京,犹上繁台自阅兵。群姬麀聚那能辩,诸侯麇至谁能争。天道好还信岂偶,夜环殿柱仍三走。禄山仰空若猪屠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七言古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铜台建节亦已好,犹爱金门乘羽葆。 - 铜台:指代铜雀台,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借指帝王的宫殿。 - 建节:建立官职。 - 亦已好:已经很好,意味着非常满意。 - 犹爱金门乘羽葆:仍然喜欢在华丽的皇宫中乘坐羽葆车。羽葆车是一种装饰豪华的车,这里指的是皇帝出行时的仪仗车。 2. 尽捐骨肉换尊荣,花项皮枯雀儿老。 -
五台行 注释:白睛黑面沙陀刘,乘时虎视吞九州。这句描述的是一个名叫白睛黑面沙陀刘的人物,他趁时机强大,像老虎一样盯着整个天下,想要征服它。龙床继拱两父子,凤历才逾四春秋。这里提到的“龙床”可能指的是皇帝的位置,而“凤历”则可能指的是皇帝的统治时期超过了四个年头。湘阴登楼求死所,大原建庙依皇祖。这两句诗描述了一个人在湘阴地方登上高楼寻找自己的死地,同时在大原建立了一座庙宇来纪念他的祖先
庄宗战败登上愁台,酒酣四顾悲风来。 野人献上雉肉味虽美,壮士骑马颜如灰。 可怜昔日英雄才,夹河蹀血驰风雷。 胜兵百万使臂指,伶官数十为祸胎。 萧萧落叶墓门棘,独眼龙眠墓中泣。 生儿但作斗鸡豪,琵琶火消髑髅赤。 注释: - 五台行:即《五台山行》,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和历史的长诗。 - 庄宗战败登愁台:庄宗(唐庄宗),即唐明宗李嗣源,他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争中多次获胜,但在与后唐明宗的战争中却连连败北
睿皇厌代返仙宫,武烈文谟有祖风。 享国卅年高帝并,临朝八闰太宗同。 天倾玉盖旋从北,日昃金轮却复中。 赐第初元臣老朽,负恩未报泣遗弓。 译文: 睿智的皇帝驾崩返回仙宫,英勇和智慧在他身上得以传承。他在位三十年(享国卅年),与高祖和太宗皇帝并列。他的权力突然消失如同天上的玉盖,而太阳西斜时他的权势又重新崛起,就像转动的金轮。赐予他的宅邸是他年迈时的住所,但他对朝廷没有回报,只是流泪射向自己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