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庐拜受白貂裘,身披入洛垂藻旒。
甘呼高鼻胡作父,岂料大目儿为仇。
儿无远略浪战尔,纱帽迎降泪如洗。
总将血属入虏尘,但扬骨灰随汉鬼。
建州耕获风霜寒,犹想沙台射鹿还。
殿前金刀割兔肉,门外雕戈来可汗。

五台山,一座由五座海拔超过2400米的高山环绕而成的佛教圣地。在这里,不仅有雄伟的山峰,还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穹庐拜受白貂裘:描述了在五台山进行朝拜时的情景,使用“穹庐”来指代帐篷或简易居所,表达了朝拜者的简朴和虔诚。“白貂裘”则暗示了朝拜者可能穿着的朴素衣物,反映出其身份地位虽不高但仍然坚持信仰的精神面貌。

  2. 身披入洛垂藻旒:这里“身披入洛”可能指的是朝拜者从洛阳来到这里,而“垂藻旒”则是指头戴装饰性的冠冕,用以显示自己的尊重和敬意。整体上,诗句描绘了一幅朝圣者虔诚进入五台山的画面。

  3. 甘呼高鼻胡作父:此句表达了一种对异族统治者的尊敬与认同,通过称呼“高鼻胡”即高鼻梁的人为“父”,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接纳。

  4. 儿无远略浪战尔:反映了朝拜者对于战争的态度,可能暗指那些盲目征战、不考虑后果的行为是不值得赞扬的,强调了和平与理智的重要性。

  5. 纱帽迎降泪如洗:描述了朝拜者为了表示敬意而特意戴的纱帽,以及在见到尊贵之人后感动落泪的情景。这种描述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佛法的虔诚。

  6. 总将血属入虏尘: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牺牲精神,即愿意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佛教教义的传播和弘扬。

  7. 但扬骨灰随汉鬼:这里的“汉鬼”可能指的是汉族的祖先或先贤,意味着虽然身处异族统治之下,但仍不忘本源,保持对汉族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8. 建州耕获风霜寒:可能是对某个历史事件的回顾,其中“建州”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而“耕获”则暗示了辛勤劳作,“风霜寒”则描绘了艰苦的环境,体现了不畏艰难、勤劳耕作的精神。

  9. 犹想沙台射鹿还:这里的“沙台”可能是指古代的狩猎场所,而“射鹿还”则是一种古代的狩猎活动。诗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那个时代生活方式的赞美。

  10. 殿前金刀割兔肉:这句诗描绘了宫廷中的场景,“金刀”可能指的是锋利的刀具,而“割兔肉”则暗示了宴享或者祭祀的场合。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奢华的生活态度。

  11. 门外雕戈来可汗:这里的“雕戈”可能是指雕刻精美的武器,而“来可汗”则可能是指外来的统治者或使节。这句诗可能是在描写接待外宾的场景,展现了对外来的尊重和友好。

这首诗不仅通过对五台山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通过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