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夫,原名潘梅,明代诗人
潘梅,字元夫,号罗阳梅。
顺德人。
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举人,卒业太学。
官抚州通判、南京户部郎中。
后归隐罗浮。
清屈大均编《广东文选》卷六、清梁善长《广东诗粹》卷四、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等有传。
生卒年:?-?
元夫,原名潘梅,明代诗人
潘梅,字元夫,号罗阳梅。
顺德人。
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举人,卒业太学。
官抚州通判、南京户部郎中。
后归隐罗浮。
清屈大均编《广东文选》卷六、清梁善长《广东诗粹》卷四、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等有传。
生卒年:?-?
【注释】 ①“频年”:多年。②“竟日”:整天。③梓里:指家乡,此处泛指故乡。④马鬣:马的鬃毛。⑤皋鱼:传说中古代贤人孤竹君的儿子,因谏父不听而自杀,其墓在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们称他为“皋鱼”。⑥陟(zhì):登,走。⑦风木:风中的树叶。⑧皋鱼恨:指作者对父母的思念。⑨怆神:悲伤、愁苦。⑩更:更替,轮流。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悼亲之作。首联点出“遥作”,即远离故乡;次联写“倍思”;三联写“瞻马鬣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生活在北宋时期,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诗人。 诗句释义: 1. 万里鸣驺入帝京: 描述了从遥远的地方出发,驾车奔驰到京城的景象。"鸣驺"指车声如雷,"入帝京"指的是到达京城。 2. 春风骀荡曙云平: "骀荡"形容春风温柔而有力,"曙云"指早晨的云朵。"平"表示平静、宁静。整句描绘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天空晴朗的景象。 3. 祥光隐隐金为阙:
【注释】: 1. 秦望山: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是浙东名山之一。因山形似秦始皇的铜车(即铜雀台)而得名,又称“仙掌”、“金庭”。 2. 提封犹禹甸:指整个土地就像古代大禹治水时开垦的土地一样,肥沃而美丽。 3. 望海自秦山:指站在山顶上可以望见大海,而大海又像是从秦国的山岭延伸过来的一样。 4. 万事花争发:形容春天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景象。 5. 孤云鸟共还:形容天空中云彩飘渺
【诗词解析】 九日与诸僚长登茱萸亭九月的令节,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心旷神怡。秋色无边,落霞如酒,壶觞相映,令人陶醉。 茱萸亭畔,我沾湿了凉露。砧杵之声,传来人间。 天碧纵横飞翔的雁阵,山青悲咽声中乱飞的知了。不知道今天龙山会有谁来,潦倒谁又能像阮籍那样的狂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诗的前半部分写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后半部分则借登龙山会友的故事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
【注释】 1. 抚州署:官署,指彭泽县。 2. 才伯:对黄才的尊称。 3. 司马殿:东汉末年曹操所建,位于洛阳,后迁于许昌。 4. 长杨赋:指班固《两都赋》。 5. 幼妇:指班昭(字惠班,班固之妹),曾为曹丕之妻,后作《女诫》以教子妇。 6. 弱柳江:即今江西鄱阳县境内的赣江。 7. 佐郡:辅佐地方长官。 8. 散衙:官吏休沐日回家。 9. 邮亭使:传递书信的人。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第一句:“白蛇中断此荒丘,汉祚炎炎四百秋。” 注释:白蛇在这里指的是一条白练一样的蛇,它横亘在荒废的山丘上。汉朝的国运(汉祚)经历了四百年的繁荣昌盛。 第二句:“霸业已随灰烬灭,遗踪犹说断蛇沟。” 注释:曾经统治国家的大业已经随着历史的尘埃而消逝,但是关于这条白蛇的传说依然流传至今。人们仍然会提起那个叫做“断蛇沟”的地方。
潘梅,字元夫,号罗阳梅。 顺德人。 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举人,卒业太学。 官抚州通判、南京户部郎中。 后归隐罗浮。 清屈大均编《广东文选》卷六、清梁善长《广东诗粹》卷四、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等有传。 生卒年:?-
明代诗人刘献臣,字泰然,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举人,曾任万安知县。他的诗作收录在《全粤诗·卷五四》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诗风和才华。 刘献臣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刘献臣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特点
明江西吉水人,字宣化,号时雨。 正统七年进士第一。 授修撰。 历官太常少卿。 景泰中,典顺天乡试,黜大学士陈循、王文之子,几得祸。 天顺元年改掌翰林院事,卒于官。 谥文介。 曾预修《五伦书》、《历代君鉴》、《宋元通鉴纲目》等。 有《刘文介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