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鸣驺入帝京,春风骀荡曙云平。
祥光隐隐金为阙,佳气葱葱玉作城。
南海日浮龙舸远,西山天敞佛灯明。
惟馀湛露深汪濊,嫩柳新蒲太有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生活在北宋时期,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诗人。
诗句释义:
- 万里鸣驺入帝京: 描述了从遥远的地方出发,驾车奔驰到京城的景象。”鸣驺”指车声如雷,”入帝京”指的是到达京城。
- 春风骀荡曙云平: “骀荡”形容春风温柔而有力,”曙云”指早晨的云朵。”平”表示平静、宁静。整句描绘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天空晴朗的景象。
- 祥光隐隐金为阙: “祥光”通常指吉祥的光芒,这里特指皇宫发出的祥瑞之光。”金为阙”可能是指金色的宫殿,也可能是指金光闪闪的宫门或城墙。
- 佳气葱葱玉作城: “佳气”指美好的气息,”葱葱”形容词,形容茂盛、繁密。”玉作城”可能指的是用玉石建造的城市或宫殿,也可能是指玉石般晶莹剔透的城市景观。
- 南海日浮龙舸远: “南海”指南方的大海,可能是对南方的泛指,”浮龙舸”是指漂浮在海上的船。这句诗可能描绘了一艘龙舟在南海中航行的情景。
- 西山天敞佛灯明: “西山”指西边的山,”天敞”指天空开阔无垠。”佛灯”可能指的是佛寺中的灯光,也可能是指佛教徒点亮的灯火。这句诗可能描绘了在广阔的天空下,佛寺中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山谷的景象。
- 惟馀湛露深汪濊: “惟」是副词,表示只有、仅仅,”湛露”指深秋的露水。”深汪濊”形容露水深厚且遍布四周。整句表达了秋天景色的萧瑟,以及深秋时节露水的浓重。
- 嫩柳新蒲太有情: “嫩柳”指新生的柳树,”新蒲”指新生的芦苇。”太有情”表示非常、极其。这句诗赞美了自然界新生事物的美好与生命力。
翻译:
万里之遥,我乘坐车辆进入京城,春风轻轻拂过,将黎明的天空染成一片明亮的色调。祥光闪烁,皇宫散发出的光芒如同金色的宫殿一般耀眼;城市中飘荡着一股清新的气息,仿佛是玉石般的城墙。南海上,一艘龙舟正在海面上缓缓前行,而在遥远的西方,佛寺里的灯光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只有深秋时节的露珠还残留在地面上,使得一切都显得那么深沉而充满生机。新生的柳树和芦苇展现出它们独特的魅力,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奇妙与生命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秋天的萧瑟以及大自然的生命力。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让人们能够在心中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景象。同时,诗歌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