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凭高引兴长,半天秋色落壶觞。
茱萸亭畔濡凉露,砧杵人间捣夕阳。
天碧纵横啼过雁,山青悲咽乱吟螀。
不知此日龙山会,潦倒谁如落帽狂。

【诗词解析】

九日与诸僚长登茱萸亭九月的令节,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心旷神怡。秋色无边,落霞如酒,壶觞相映,令人陶醉。

茱萸亭畔,我沾湿了凉露。砧杵之声,传来人间。

天碧纵横飞翔的雁阵,山青悲咽声中乱飞的知了。不知道今天龙山会有谁来,潦倒谁又能像阮籍那样的狂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诗的前半部分写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后半部分则借登龙山会友的故事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感情充沛而含蓄。

首联“令节凭高引兴长”一句,点明了季节、节日、时间,也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令节指的是九月,九月的令节就是重阳节。古人有登高望远之习俗,因此九月九日重阳节就成了人们登高的好日子。诗人在九月这个特殊的时期,来到茱萸亭,心情当然非常高兴。他登高凭栏,放眼四野,看到秋天的景色如此迷人,不禁兴起,于是便写下了“九日与诸僚长登茱萸亭”。

颔联“半天秋色落壶觞”一句是说:秋天的景色如此美丽,好像要把酒器都给盖住似的。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秋意盎然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中。

颈联“天碧纵横啼过雁”一句是说:天空一片碧绿,仿佛有成千上万只大雁在天空中飞翔,它们时而低飞,时而高飞,时而在高空盘旋,时而又俯冲下来。诗人用“啼过雁”来形容大雁的声音,形象生动。

尾联“不知此日龙山会,潦倒谁如落帽狂”两句则是说:不知道今天的龙山聚会上会有多少人来参加?又有多少像阮籍那样的人能像我今天这样潇洒自如呢?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