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广华容人,字时雍。
刘仁宅子。
天顺八年进士,改庶吉子,授职方郎中。
传成化间曾隐匿郑和航海档案,以防宪宗仿成祖所为。
弘治六年治张秋镇河决,擢户部左侍郎。
十一年,引疾归,筑草堂于东山下,读书其中,时称东山先生。
越二年,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
十五年拜兵部尚书,数疏陈国事,深得孝宗信任。
武宗立,权幸用事,争之不得,乞休归。
刘瑾复坐以事,戍肃州。
瑾诛复官,寻致仕。
卒谥忠宣。
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
生卒年:1436-1516
明湖广华容人,字时雍。
刘仁宅子。
天顺八年进士,改庶吉子,授职方郎中。
传成化间曾隐匿郑和航海档案,以防宪宗仿成祖所为。
弘治六年治张秋镇河决,擢户部左侍郎。
十一年,引疾归,筑草堂于东山下,读书其中,时称东山先生。
越二年,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
十五年拜兵部尚书,数疏陈国事,深得孝宗信任。
武宗立,权幸用事,争之不得,乞休归。
刘瑾复坐以事,戍肃州。
瑾诛复官,寻致仕。
卒谥忠宣。
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
生卒年:1436-1516
早朝寄所知 漏残高阁月华低,曙色分来紫禁西。 帘卷香烟龙衮见,佩和仙乐鹭班齐。 陛头咫尺承天语,花底从容坐御堤。 遥忆故人何处是,楚天云树望中迷。 解析与赏析: 第1句: 注释: 漏尽了,高高的阁楼里月光已变得柔和。 译文: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月光透过窗户映入室内,照亮了整个房间。 赏析: “漏残”意味着夜已深,月亮即将落下,暗示着时间已经进入清晨,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注释】 净寺:即灵隐寺,在浙江杭州。西子:指西湖,相传是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浣纱于水中的地方,后人因以泛称西湖。凭栏:倚着栏杆。吊:凭吊。苏:指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楼外:指山外。江山:指西湖周围的山水。歌舞:指《西施》乐舞。丹心一寸孤:比喻忠心耿耿。九五:指天子的代称。自怜:自我感伤。三吴:指吴郡、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和丹阳(今属江苏)。 【译文】 六月三日我登上净寺远眺西湖。
【赏析】 《早朝》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唐文宗开成五年。这首诗的大意是:月儿渐渐西坠,夜色苍茫。朝廷大臣们都在金闺里等候皇上召见,准备早朝议事。龙飞凤舞的祥瑞景象,使人们感到天颜(皇帝)就在眼前。大臣们拜伏在地,叩拜得从容不迫,佩玉声声相和。花簇拥着华丽的宫袍,云朵般厚重,柳条披拂着春杖,露珠滴落低垂。人们眼中识透皇帝的文明治国之道,东阁前头随意题写诏书。 “夜漏初长,星月渐昏。”首句交代时间
诗句释义 1 “别是江南一种梅,年年先占早春开。” - “别是”:独特,不同一般。 - “江南”:指的是中国东南部的省份,通常气候温暖湿润。 - “梅”:指的是梅花。 - “年年”:每年都。 - “先占”:优先,率先。 - “早春”:春季的开始,通常是农历新年之后。 - “开”:开放,开花。 2. “东风有意怜冰骨,冻雪无情压绛腮。”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温暖。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读懂诗句,这是前提;然后是对意象、意境、手法、情感的把握,这是关键;在此基础上结合注解和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得出答案。“青山隐隐水悠悠”的意思是: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湖水轻轻流淌。“此日披图忆旧游”的意思是:今日披览图画,追念往昔游玩。“远树云开湘浦晚,孤帆日落洞庭秋。”的意思是:远山渐隐于薄雾之中,湘江两岸景色如画,晚烟缭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春日田园杂兴》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陌上耕农 春天的风吹过,暖风拂面,大地回暖,农民在田间耕作,耕种的景象显得格外热闹。 译文: 春天的风吹过,暖风拂面,大地回暖,农民在田间耕作,耕种的景象显得格外热闹。 注释: 1. "春风吹暖布新晴" - 春天的风吹过,使得温暖和煦,带来了新的晴朗天气。 2. "远迩频闻击壤声" - 无论是远方还是近处
【解析】 此为一首题画诗。诗人游览功德寺,在寺院中偶遇一位僧人,于是便与僧人攀谈起来,并一起饮酒作诗。最后诗人又与僧人分手,准备在汤休那里借宿。全诗语言平实、通俗、朴实无华,但意境高远、清幽、淡雅,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寺庙生活画面。 【答案】 寻功德寺失道:寻找功德寺的路被迷失了。 最是祗园佳境深:最是功德寺的美景最为深远。 白云堆里路难寻:白云之中,小路难以寻觅。 禅房未了看花兴:禅房还未完工
乙巳(十四日)二月在闽雨中度福安县大岭 青春作客几经年,白发犹怜未息肩。 注解: 青春:青年。作客:寄居异乡。几经:多次。 赏析: 首句“青春作客几经年”,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历经沧桑的艰辛岁月。第二句“白发犹怜未息肩”,则是诗人对自己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态度的自勉。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身世经历,又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领得丝纶来远峤,不辞风雨度危巅。 注解: 丝纶:指皇帝的诏书
【注】柬王:即王柬之,唐中叶名臣。 邕州(yōng zhōu):今广西省南宁市一带。 土俗:指当地风俗。柬王:王柬之的字。 不忍谈:不忍心谈论。 卺礼:婚礼中的仪式。 尔汝:亲密无间的样子。茅庵:草屋。 云应黑:瘴气弥漫,天空一片灰暗。毒入溪水:毒菌浸入溪水中。 吴楚客:泛指漂泊在外的人。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邕州为官时写给友人王柬之的。 首句“闻从者谈邕州土俗”点题目,交待写诗背景和对象
【注释】 1.黄金台下:指长安,唐都城。骊驹:古乐府曲名,这里借以代指送别之歌。 2.一命未沾天子泽:意思是说自己的命运尚未沾到皇帝的恩泽。 3.匡庐(kānglú):在江西大余县,是庐山的别称,为五岳之一。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五年(746),作者时年三十九岁。诗人送别友人返回故乡,心情十分复杂,既感到高兴,又觉得遗憾,所以诗中既有喜悦之情,又有惆怅之感
邓彦良(字希哲,新会人)是明代一位著名的诗人。 邓彦良以其杰出的诗歌作品闻名于明代,尤其是在全粤诗集中有着重要地位。他的诗作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正义的倡导。他的作品被收录在《明全粤诗》中,这反映了他在明代文人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关于邓彦良的生平和仕途,他初以贡生的身份获得清河县丞的职位,随后因才能得到升迁,最终担任广西思恩知县一职
赵善瑛,字廷璋,是元明间四川成都人,他的生平和作品都值得深入了解。以下是对赵善瑛的详细介绍: 1. 生世背景:赵善瑛生于元末明初,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社会动荡,文化发展活跃。赵善瑛的一生与这个时期紧密相连,他的生活和思想都受到了时代的影响。 2. 文学成就:赵善瑛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能够八岁就能作诗,长而潜心六籍,教授乡里。他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明湖广华容人,字时雍。 刘仁宅子。 天顺八年进士,改庶吉子,授职方郎中。 传成化间曾隐匿郑和航海档案,以防宪宗仿成祖所为。 弘治六年治张秋镇河决,擢户部左侍郎。 十一年,引疾归,筑草堂于东山下,读书其中,时称东山先生。 越二年,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 十五年拜兵部尚书,数疏陈国事,深得孝宗信任。 武宗立,权幸用事,争之不得,乞休归。 刘瑾复坐以事,戍肃州。 瑾诛复官,寻致仕。 卒谥忠宣。
郑之文是明代的诗人,字应尼,一字豹先,南城人。 郑之文生于公元一六0五年前后,具体生卒年不详,但据记载他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前后在世,享年大约八十岁。他的诗作和杂剧创作都颇有影响,尤其是他的《白练裙》杂剧,以其讥讽手法著称,不仅展示了其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