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虔,原名庞一德,明代诗人
庞一德,字与虔。
原籍南海人,随父寓罗定州西宁县(今广东郁南)。
明神宗万历四年(一五七六)举人。
初任恩平县学教谕,晋升嘉鱼知县。
后改教职,初任扬州,再任施州。
有《双瀑堂草》。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〇庞嵩传有附传。
生卒年:?-?
与虔,原名庞一德,明代诗人
庞一德,字与虔。
原籍南海人,随父寓罗定州西宁县(今广东郁南)。
明神宗万历四年(一五七六)举人。
初任恩平县学教谕,晋升嘉鱼知县。
后改教职,初任扬州,再任施州。
有《双瀑堂草》。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〇庞嵩传有附传。
生卒年:?-?
【注释】 1. 崇山:高耸的山峰。 2. 魂欲断:指峰峦连绵起伏,如同人的神志被打断一般。 3. 峻壑:陡峭的山谷。 4. 忽横属:忽然横贯。这里指山势突然变宽。 5. 磴石:陡坡上的石阶。 6. 千仞馀:一仞等于八尺,千仞就是八千尺。 7. 喧寒瀑:指瀑布声嘈杂。 8. 济无叶舟:渡过没有树叶的船只。 9. 梁崩谁为续:桥崩塌了,谁能去修补? 10. 力夫负戴行:力夫即力气很大的人
白云洞赠何子明 古洞云生幽谷静,悬泉带云流翠。 玉龙倒卷寒成雨,海蜃气结楼台影。 炼石传今传玉女,飞花引渔舟轻扬。 高怀唯有何公子,欲共岩阿一榻秋清凉。 赏析: 《白云洞赠何子明》是明代诗人庞一德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白云洞的幽静美景以及与何子明之间的深厚友谊。整首诗以白云洞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其中,“古洞云生故故幽,悬泉况复带云流”两句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行路难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经历。他经历了艰难险阻,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逐句释义 1. 恭承涣汗恩:恭承,表示尊敬和感激。涣汗恩,可能是指皇帝的恩赐或者皇帝的关怀和支持。 2. 来宦施阳域:来宦,表示来到某地任职。施阳域,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环境或条件。 3. 施阳古帝封:施阳古帝封,可能是指在施阳这个地方有古代帝王的遗迹或者封地。 4
诗句输出 入山亦已深,居人一何稀。 百里三四家,茅茨枕山陂。 译文输出 我进入山林已经很深了,而周围的居民非常稀少。 在这百里之地,只有三四户人家,他们的房屋就坐落在山坡上。 注释说明 入山:进入山林。亦:也,表示程度。已:已经。 居人:周围居住的人们,即周围的居民。一何:多么,多的意思。 稀:稀少。 百里:百,古代计量单位,百里相当于今天的一百里。三四家:形容居民稀少的情境。 茅茨
寿姜戎帅 七尺魁梧报主身, 丁年曾许靖边尘。 数奇李广侯何暮, 才美陈平食不贫。 射虎东吴传气概, 刺船南国羡丰神。 沧江白发聊为乐, 恐有非熊起钓纶。 注释: 1. 魁梧:高大强壮。 2. 报主身:为君主尽忠。 3. 丁年:年仅。 4. 靖边尘:平定边境之乱。 5. 李广:汉朝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 6. 陈平:西汉初年政治家、丞相,以智谋和清廉闻名。 7. 非熊:传说中的龙类动物
【注释】 为揽:为了欣赏。西樵胜:指西樵山的景色。天峰,指山中最高的山峰。俯仰间:一会儿仰望,一会儿俯视。流泉分洞府,境界出尘寰:流水的声息仿佛能分出洞穴和府第,境界与尘世隔离。谷口多松桂:指在山谷口边生长着许多松树和桂花树。幽人:隐士或隐退的人。时往还:时而往来。散怀殊可适:放怀畅游别有一番情趣。心与白云闲:心随白云飘荡而悠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西樵山的所见所感
庞一德,字与虔。 原籍南海人,随父寓罗定州西宁县(今广东郁南)。 明神宗万历四年(一五七六)举人。 初任恩平县学教谕,晋升嘉鱼知县。 后改教职,初任扬州,再任施州。 有《双瀑堂草》。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〇庞嵩传有附传。 生卒年:?-
释源昆,字澹邃,是明代的诗人。以下是关于释源昆的相关介绍: 1. 释源昆的生平背景:释源昆,字澹邃,出生于海阳,居住于海丰万寿寺。他的生平资料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明代有诗作传世。释源昆的作品多以五律见长,这些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2. 释源昆的诗作特点:释源昆的诗歌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如《王孙艰一饭》中“王孙艰一饭,千古数豪英”的诗句,展现了其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明广东东莞人,字宇霖。 诸生。 崇祯中由保举知无极县,累迁户部员外郎。 大顺军破京师时南奔。 弘光时进郎中。 南京陷落,随唐王至福建,擢翰林学士,超拜东阁大学士,参机务。 力主唐王赴赣州经略江西、湖广,并先赴赣州大征甲兵。 唐王死,又与何吾驺等拥立唐王弟聿于广州。 受封为建明伯,掌兵部事。 与桂王由榔发兵互攻,招海盗捍御,朝野大扰。 清兵至,自经死。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