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魁梧报主身,丁年曾许靖边尘。
数奇李广侯何暮,才美陈平食不贫。
射虎东吴传气概,刺船南国羡丰神。
沧江白发聊为乐,恐有非熊起钓纶。
寿姜戎帅
七尺魁梧报主身,
丁年曾许靖边尘。
数奇李广侯何暮,
才美陈平食不贫。
射虎东吴传气概,
刺船南国羡丰神。
沧江白发聊为乐,
恐有非熊起钓纶。
注释:
- 魁梧:高大强壮。
- 报主身:为君主尽忠。
- 丁年:年仅。
- 靖边尘:平定边境之乱。
- 李广:汉朝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
- 陈平:西汉初年政治家、丞相,以智谋和清廉闻名。
- 非熊:传说中的龙类动物,比喻非凡的人才。
- 东吴:古代地名,指长江下游的吴地。
- 刺船:用箭射击船只。
- 沧江:长江在此处泛指江河。
- 沧江白发:形容晚年白发。
- 惧(zhù):恐惧。
赏析:
这是一首对姜戎元帅的颂扬诗。首句“七尺魁梧报主身”描绘了姜戎元帅高大威武的形象,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与献身精神;次句“丁年曾许靖边尘”回忆了他的早年志向和成就,表达了对他年轻时就立志为国家安定边疆的赞赏。第三句“数奇李广侯何暮”以李广为例,赞美姜戎虽有时命运不济(数奇),但才华依旧出众,如同古代著名将领李广一样,其英勇善战的事迹被后世传颂。第四句“才美陈平食不贫”则称赞姜戎的智慧和才能,即使如此,他依然能过上清贫的生活,这体现了他不为物质所动的高洁品质。第五句“射虎东吴传气概”描述了他在东吴地区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如射虎一样威猛。第六句“刺船南国羡丰神”,则是说他在南国的水域中展现出的神勇,令人羡慕。第七句“沧江白发聊为乐”表明诗人虽已白发苍苍,但仍乐于享受生活的快乐。最后一句“恐有非熊起钓纶”暗含姜戎有如神话中的非熊(一种传说中的龙)般的潜力,而他的志趣和才能可能被世人所忽视,因此诗人提醒他仍应保持谦虚和进取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姜戎元帅的赞美,表达了对其英勇、智慧和品德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