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宗,原名万斯大,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33,卒于公元1683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
万斯同兄。
不应清朝科举。
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
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
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
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生卒年:1633-1683
充宗,原名万斯大,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33,卒于公元1683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
万斯同兄。
不应清朝科举。
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
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
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
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生卒年:1633-1683
周官辨非·天官 圣人治理天下,对有利于人民的事情,丝发必兴;对有害于人民的事情,毫末必去。关市之赋,是危害百姓的严重之事。周公制定礼法,难道会将其记录在书上作为常规法律吗?从前文王治理岐地,关市讥讽而没有征收赋税。武王称王后,奉行不变。所以周公作《无逸》训诫成王说:“文王不敢盘玩田猎,只供给各诸侯国正用的物资。”意思是不横征暴敛。又说:“从今以后嗣王,不要沉溺于游玩、娱乐、打猎和田猎等
姚江李聃孙石梁图歌示八弟 十日画水五日石,王宰始肯留真迹。自从少陵为此言,词人诵之常啧啧。 注释:十天绘制水面,五天刻画山石,王宰才肯留下真实的画作。自从杜甫曾经说过这些话后,词人常常赞叹不已。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孙石梁的鼓励和赞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技艺的认可和对他作品的喜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吾观李老《石梁图》,挥毫落纸成顷刻。意酣兴尽何淋漓
十日画水五日石,王宰始肯留真迹。自从少陵为此言,词人诵之常啧啧。 吾观李老《石梁图》,挥毫落纸成顷刻。意酣兴尽何淋漓,笔墨萧闲殊自得。 乃知论画当论人,不在从容与促迫。其人读书风流士,下笔自饶烟霞色。 假使胸藏一点尘,终年操笔亦何益?吾尝持此论画师,不意于今乃得之。 石梁挂在秋天上,万仞危峰积一丝。偏袒衲子何为者,却向梁间足倒垂。 山边石溜胸前泻,日畔秋云顶上飞。自怜赤城足未到,何缘此日登其崖。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 万斯同兄。 不应清朝科举。 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 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 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 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生卒年
龚诩,字大章,号钝庵,是明代的诗人和医学家。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基本介绍 - 生平与早年背景:龚诩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出生在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真义,其原籍今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正仪街道。龚诩的父亲龚詧为明洪武年间举人,并曾初授岳州学正,后累迁朝廷兵部给事中。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入伍当过宫廷门卫小卒,改名体验过逃亡生活,学医卖药并授徒谋生,辞官后过着隐居生活。 -
宗婉是中国近代女诗人,字婉生,出生于清朝晚期江苏常熟,是清代女性作家中较为优秀的词人。她不仅创作了多首诗词传世,还通过这些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 宗婉的作品在题材上有所拓宽,不同于其他女性作家单一的闺怨之作,她在丈夫亡故后守寡几十年,创作了大量悼亡词来缅怀亲属,抒发个人孤苦凄凉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刻,使得她的诗作更加感人肺腑。 宗婉的词作在艺术手法上也十分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