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溆,原名王应奎,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84,卒于公元1767后
王应奎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研究清朝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对王应奎的具体介绍:
- 基本资料
- 基本信息:王应奎,号柳南,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卒于乾隆二十四或五年间(1759—1760)。字东溆,江苏常熟人。八次应试科举皆不中,遂隐居。
- 主要成就
- 文学贡献:王应奎在年轻时就以诗名,被许廷录称赞为“古文博综,典赡中有修洁之致。诗品更高,不拾人牙慧”。他的著作除了《柳南随笔》、《续笔》外,还有《柳南诗文钞》、《海虞诗苑》十八卷。其中《海虞诗苑》既展现了虞山诗人群体形象,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全书选录182位诗人1688首诗。
- 艺术风格
- 书法造诣:王应奎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后不落近人窠臼。
- 山水画创作:他在山水画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不落近人窠臼。
- 个人经历
- 学术追求:王应奎自幼研习典籍,探求经史,体现了他对学术的深厚追求。
- 考试挫折:尽管多次应试科举未中,他并未气馁,而是选择隐居,继续他的学术研究和创作。
王应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个对学术有着深厚追求的文人。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学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王应奎通过其丰富的诗歌作品、精湛的书画技艺和个人的学术追求,展现了一个多才多艺的文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