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奎
有船锐其首,以箬包裹之。 诗句释义:一艘小船尖头被竹箬包裹。 译文:这艘小船的前端被竹箬包裹,形状奇特。 名为箬包船,聚泊疑茅茨。 诗句释义:这艘船被命名为“箬包船”,人们纷纷聚集在船上停泊。 译文:这艘船被命名为“箬包船”,人们纷纷聚集在船上停泊。 浮家无定所,忽湖忽江湄。 诗句释义:他们漂泊不定,有时在湖中,有时又在江边。 译文:他们漂泊不定,有时在湖中,有时又在江边。 居货挟土产
【诗句释义】 1. 祭完以后饮用福酒,把狼藉的骨骼和祭祀用的牛羊扔弃了。 2. 这些年里不断发生败露的事,官员们都知道。 3. 不问这些事是因何而起的,立即处死了尸体。 4. 说是足够抵偿儿子的命,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治罪的办法。 5. 不去追究根本原因,只是剪除了旁枝。 6. 官员用严厉的手段来执行法律,怎么唯独对人仁慈? 7. 毒害仍然蔓延滋长,它的原委难以探寻窥视。 8.
注释: 十里湖山经过雨水洗礼后显得更加清新美丽,娇艳的红花和嫩叶在雨中更显生机。 穿笋鞋、戴槲笠的人拿着斑竹杖走在山路上,他们要去参加春天的赏花盛会。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山春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首句“十里湖山过雨新”,描绘了西山湖光山色在雨后更加清新美丽的画面。雨后的山间,湖水波光粼粼,山色更加鲜明。这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
有船锐其首,以箬包裹之。 名为箬包船,聚泊疑茅茨。 浮家无定所,忽湖忽江湄。 居货挟土产,擅技兼卜医。 中有无良者,行乞同残黎。 讵料豺狼心,所志窃童儿。 神咒与饼饵,给儿儿辄迷。 牵引至船中,毒手恣所为。 或为矐其目,或为攦其肢。 或屈曲其体,如籧篨戚施。 形骸几变尽,父母居然疑。 清晨负之出,索钱号九逵。 夕仍负以入,倾倒囊中资。 数倘有不充,攒刺加鞭笞。 苟延此残喘,性命危如丝。
十里湖山过雨新,酣红娇绿媚残春。 笋鞋槲笠斑藤杖,去作看花局里人。
王应奎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研究清朝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对王应奎的具体介绍: 1. 基本资料 - 基本信息:王应奎,号柳南,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卒于乾隆二十四或五年间(1759—1760)。字东溆,江苏常熟人。八次应试科举皆不中,遂隐居。 2. 主要成就 - 文学贡献:王应奎在年轻时就以诗名,被许廷录称赞为“古文博综,典赡中有修洁之致。诗品更高,不拾人牙慧”
王应奎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研究清朝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对王应奎的具体介绍: 1. 基本资料 - 基本信息:王应奎,号柳南,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卒于乾隆二十四或五年间(1759—1760)。字东溆,江苏常熟人。八次应试科举皆不中,遂隐居。 2. 主要成就 - 文学贡献:王应奎在年轻时就以诗名,被许廷录称赞为“古文博综,典赡中有修洁之致。诗品更高,不拾人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