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开封雍丘人,字持国。
韩绛弟。
以父辅政,不试进士,父没,闭门不仕。
以荐入官。
英宗朝,迁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
神宗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直言敢谏。
历知汝州、开封府、许州。
熙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力言新法之弊。
以兄入相,出知河阳。
哲宗元祐初,参与详定更革役法,然以为王安石《三经新义》可与先儒之说并行。
拜门下侍郎,为忌者所谗,分司南京。
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
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
有《南阳集》。
生卒年:1017-1098
宋开封雍丘人,字持国。
韩绛弟。
以父辅政,不试进士,父没,闭门不仕。
以荐入官。
英宗朝,迁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
神宗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直言敢谏。
历知汝州、开封府、许州。
熙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力言新法之弊。
以兄入相,出知河阳。
哲宗元祐初,参与详定更革役法,然以为王安石《三经新义》可与先儒之说并行。
拜门下侍郎,为忌者所谗,分司南京。
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
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
有《南阳集》。
生卒年:1017-1098
【注释】 出郊:离开城市到城外。 古意:古诗的意境。 马:马,这里指骏马。 长林:高大的树林。 荒沟:荒芜的沟渠。 秋实:秋收的果实。 荒:荒废的。 场:打谷场。 余穗:剩下的谷物。 雀鴳:鸟名,一种雀形鸟类。 鸿鹄:天鹅,大雁一类的鸟;比喻志向远大的士人。 肃肃:形容声音高亢、整齐的样子。 时序:四时的顺序。 曾:不曾。 不谋:不考虑。 趋利:追求利益。 小人:地位低下,没有德行的人。 急
巢由已久隐,风迹旷不嗣。 长啸箕颍间,悲风肃然至。 传闻龙山下,茅屋架三四。 中有隐者栖,读书乐仁义。 饱观人事变,深钩易象秘。 耕田给衣食,乡里沾赈遗。 呦呦山鹿群,摩抚驯不畏。 乃知至仁心,足以通异类。 声名自驰击,我心晏无累。 寤寐想斯人,安得同所致。 注释: 1. 巢由已久隐:巢、由都是古代的隐士,这里指的是他们长久地隐居在山林之中。 2. 风迹旷不嗣:风迹,指风雅的品格和行为;嗣
五月阴盛暑不效,飞云日夕起嵩少。 回风飒飒吹暮寒,翠竹黄蕉雨声闹。 北轩孤坐默有念,人生会合那可料。 吾与子美比里闾,是月秋近足霖潦。 吾徒无事数相过,日策疲马度深淖。 升君之堂伏君几,果饵罗列亦稍稍。 开樽得酒味已酢,辅以谐谑聊可嚼。 长歌激烈或孤起,大论纷纭特一噪。 飒然夜气变凄栗,连披短褐曳颠倒。 且欣主人同气类,安问邻家厌呼笑。 而今相望各千里,局促有如鱼在罩。 人生此乐不易得
诗句原文: 两君旷度皆吾党,红烛迎舟尽醉还。 译文: 两位君子的志趣都与我相同,红烛照耀的船儿载着我们畅饮至尽兴而归。 注释: 1. “两君”:指的是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伙伴。 2. “旷度皆吾党”:形容两位朋友的志趣高远,他们的思想境界与自己一样高尚。 3. “红烛迎舟”: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场景,红烛象征着温暖和光明,迎舟则意味着迎接友人归来。 4. “尽醉还”
和圣俞饮廷老家晚又饮原甫家 人生天地间,常为外物驱。 自非无心者,不能忘所趋。 所趋既若一,莫如饮酒娱。 饮酒既复醉,万事皆分铢。 醉心兀无思,安问贤与愚。 醉目浩无睹,安识嫱与嫫。 是非两弃绝,幸免祸患俱。 况吾二三友,襟抱达者徒。 所营既同方,所处又比闾。 惟吾廷老生,宛在城北隅。 北隅虽云远,跨马亦须臾。 季冬阴气凝,风力利石砮。 从今雪花落,径往不待呼。 注释:人生于天地之间
【注释】 ①“和孙廷平”句:和,这里指作者自作。孙廷平,即孙庭,字廷平,唐代诗人。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②“天外峰”二句:孤峰,高耸入云的山峰。望不极,看不到尽头。却视,回头看,指从山上往下看。天形,天空的形状。低,低垂。③“天高岂可逾”句:天高,指高空。云蒙之,云遮蔽了。④何时,什么时候。一扫去,一下子扫除。高下皎不疑,上下的云层洁白明亮,没有疑点。 【赏析】 此诗写嵩山之巅云雾缭绕
弱岁时我就病了,关着门在园子里休息。 整天无所事事,只有读书消磨时光。 得到花就亲手种,生草时也经常锄。 最喜爱修竹的姿态,拔节生长青玉般高。 每年添栽竹子,翠色满窗疏落如画。 起坐于堂内,乐此不疲心无旁骛。 偶尔从吏役中来,与他们打交道,日子一天天过去。 出门后看见什么,只见纷扰尘世间的车辆。 平素怀抱被埋没,心中遗憾难以抒发。 还念及仕途之微禄,想回去又迟疑不决。 高贤侍立在朝廷
注释: 其三 剡溪柔弱难争强,紫岩紧实为最长。 译文: 其三 在剡溪边,水草柔嫩难以与其它植物争夺生长的优势,紫岩山的岩石坚硬厚实且长度最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作。首句“剡溪柔弱难争强”形象地描绘出剡溪边的水草柔嫩、纤细的特点,难以与周围的植物竞争。次句“紫岩紧实为最长”,则以紫岩山为例,突出了它的岩石坚硬厚实,且长势最为壮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
【注释】1.西风:指秋风,即“西风客”。2.落日:傍晚时分太阳落下的景象。3.孤城:指一座孤独的城池,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城市。4.行客:旅行的人。 【赏析】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第二句通过“一笛”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第三句描绘出一幅画面:满帆的船在江面上行驶,而诗人背对孤城独自吹奏着曲子。最后两句以“孤城”为题,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八句,内容主要是描述诗人对季夏南堂的怀旧之情以及对其友人苏东坡的怀念。 诗句和译文: 1. 积雨漂暑馀,凉风作秋先。 - 这句诗描绘了夏天过后的景象,雨水冲刷着炎热,凉爽的风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2. 南堂草木深,蝉蜩嘒篱掾。 - 南堂里草木茂盛,蝉鸣声声入耳,显得格外凄凉。 3. 感此时节流,坐伤人事变。 - 诗人因季节的变化而感到伤感
葛绍体是宋代诗人,字元承,生于南宋时期,其籍贯为建安(今福建建瓯),但亦有侨居黄岩(今属浙江)的说法。葛绍体的诗歌作品主要收录在《东山诗选》中,这部著作已散佚,现存的仅是《永乐大典》辑本《东山诗选》,分为二卷。 葛绍体在诗词创作上的成就和地位,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数量上,更在于他对后世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葛绍体的生平资料相对有限,但其诗歌中的一些名句,如“笑里相逢到酒边。一片闲云了无着
赵必豫,文天祥开府惠州,辟为摄惠州军事判官兼知录事。 宋亡,隐居乡之温塘村,足迹不入城市。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卒。 有《覆瓿集》。 事见本集末附志传、行状。 赵必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道光十年诗雪轩刻《秋晓先生覆瓿集》(简称诗雪轩本)。 生卒年:1245-1295),字玉渊,号秋晓
宋开封雍丘人,字持国。 韩绛弟。 以父辅政,不试进士,父没,闭门不仕。 以荐入官。 英宗朝,迁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 神宗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直言敢谏。 历知汝州、开封府、许州。 熙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力言新法之弊。 以兄入相,出知河阳。 哲宗元祐初,参与详定更革役法,然以为王安石《三经新义》可与先儒之说并行。 拜门下侍郎,为忌者所谗,分司南京。 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 绍圣中,坐元祐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