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裴,原名朱休度,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32,卒于公元1812

朱休度是清代诗人,字介裴,号梓庐。以下是对朱休度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基本信息:朱休度生于清世宗雍正十年,卒于仁宗嘉庆十七年。乾隆十八年(公元一七五三年)举人,官至嵊县训导,后任山西广灵知县。他善于决狱,有诉曲直者,数语剖决,辄悦服而去。因善政受到百姓和上级的高度评价,称其为“良心官”。
  • 学术成就:朱休度在学术上博闻通识,无所不窥。著有《小木子诗》三刻,为诗一十八首;还有《学海观沤录》《紫荆花下闲钞》《游笔》等作品,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1. 诗歌特点
  • 声律造诣:朱休度在诗歌创作上深得南宋精髓,排比声律最为精粹,尤以诗词见长。他的诗歌风格典雅,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音乐美。
  • 主题内容:朱休度的诗作多表达忧民之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例如他的《扶筇》就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个人感慨相结合的五言律诗。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1. 社会影响
  • 文化贡献:朱休度不仅在文学上有显著成就,而且在教育上也有所建树。他曾主讲剡川书院,选史汉以来文章类要以教士,这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他还考金石文字自娱,并创作了《石药记》。这些活动使他成为地方文化的推动者和传承者。
  • 后世评价:朱休度的诗歌和教育思想对后来的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和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朱休度作为清代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生平、诗歌创作以及其在社会中的贡献,都是值得人们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