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休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题目为《黄石斋先生邺山书院题园》。全诗如下: 寄题龙溪黄氏璞园学舍园在黄石斋先生邺山书院之旁 有明熹庙壬戌科,先公典试人材多。漳浦黄公出门下,匣开虹见腾太阿。 海南砚果读书种,凛凛气节坚不磨。传道邺山讲学处,堂三亭五流弦歌。 百年旧基废复举,先型遗爱神人呵。乃有江夏令兄弟,闻风兴起勤规摩。 增置园亭作学含,分岩绝壑依陂陀。兹山奇丽富景色,背负峰面横江波。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游岳观应制得诗二首》,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1. 那更迁庙移钟鼖,宅幽都正如中军。如人坐车前式辕,还玄洞封灵宝文。 - 注释:更加迁动庙宇,移走钟鼖,住宅幽静如同军中。仿佛像人在车前驾车一样,回到玄山洞去封存灵宝的文书。 - 赏析: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庙宇迁移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庙宇迁移的不满和对庙宇原址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道教信仰的态度
始游南山宝峰寺 一坞如兜向北东,中有如毳千万松。 兜作佛坐坐衔月,毳作山衣衣满风。 注释:宝峰寺位于南山上,周围被山峦所环绕。寺中有一尊佛像,坐在兜状的座位上,仿佛在吞食明月;袈裟像山一样厚重,随风飘扬。 塞山诚比体顽劣,不蕃草木山山童。 谁料碅磳磈硊里,居然小窟藏玲珑。 注释:这里的山虽然高大险峻,但却无法茂盛生长树木花草,反而呈现出一片童稚的面貌
欣州汪刺史重修元遗山墓于草间获断碑拓以见寄感赋长句 译文:欣州的汪刺史在春天的郊路上巡视,路前有一座无树的冢,石人石兽不知是哪个朝代的,笼罩着春雾,仿佛被烟萦绕。 魏初姜彧记碑阴,先生遗命弟子注:碑上的字是魏初姜彧所书,先生遗命弟子注释。不写官爵也不写名字,中原布衣了半生。 百年风雅《中州集》,一代典章野史亭:元遗山的诗作和《中州集》一样,记录了一代典章和野史亭的历史。乾坤清气最难得
注释: 塞晚秋日澹,边寒秋云冻。 塞外秋色淡雅,边陲气候寒冷,秋天的云层被冻结了。 恻恻背风催,宛宛手条弄。 风吹过身体,让人感到疼痛。 天色黯将收,人情苦远送。 天色逐渐昏暗,人们为送行而感到悲伤。 送我到暖泉,揖让诸生众。 送到了暖泉村,和学生们告别。 周旋不能舍,剪烛连床共。 与学生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杯盘既狼藉,笑语复喧哄。 酒席上丰盛,笑声中充满喧闹。 泉暖情益暖
扶筇 老催花事减,春恼病怀深。 小雨迟晨起,残红入暮阴。 天涯芳草梦,身外野云心。 俯仰茫茫里,扶筇一短吟。 译文: 我年岁已长,春天的催促让我感到身体不适;清晨起来,细雨绵绵,我的心情也如同这绵绵细雨一样忧郁。 夕阳西下,晚风中夹带着花香,仿佛是梦中的景象;然而,身处异地,却只能看着眼前的花草,无法真正地融入其中。 我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片茫茫的云海,心中不禁涌起一种莫名的空虚之感。 于是
登岳同黄刺史作 桑干外抱东北奔,抱内山者水名浑。浑河一委承八源,逆西南流桑干吞。 八源所出棼难论,络岳之腋洒岳跟。跟有一峡水潺湲,架水作栈梁鼍鼋。 悬壁之下厚阴昏,背入腰转攀天门。无数山壅囷廪屯,五脏六腑互为根。 岳包如心脏腑君,厥心中空厥顶髡。势兜左右微轾轩,形家乃以钳为言。 直言导脉从昆仑,万里入首临中原。泰山如坐嵩如蹲,如行如立衡华鶱。 此山独卧自然尊,石不玲珑草不蕃。太朴一气禀混元
【注释】: 何心出岫落穷边,枯尽形容白尽颠——无心出山(即隐居)到荒凉贫瘠的地方去。 野有流亡少长策,家无儋石况残年——野外的百姓流亡在外,没有长策(计策)。家里没有积蓄(指没有粮食)。况残年,犹言“况且年岁已老”。 愁并塞北风号夜,梦断江南水接天——愁恨与塞北刮来的寒风相合,夜晚在梦中也常常听到。 却羡黄州员外置,闲居尚食酒囊钱——倒羡慕黄州做官时,有闲暇时间可以买酒喝,用钱买酒。 赏析:
塞晚秋日澹,边寒秋云冻。 恻恻背风催,宛宛手条弄。 天色黯将收,人情苦远送。 送我到暖泉,揖让诸生众。 周旋不能舍,剪烛连床共。 杯盘既狼藉,笑语复喧哄。 泉暖情益暖,终宵讵成梦。 明日村之人,出饯道旁供。 谓言侯声名,耳习邻邦重。 侯惠波及我,爱我息我讼。 感侯不能已,軷酒中诚贡。 闻言惊下马,嗟劳久停鞚。 回头别诸生,拭泪心余恫。 去去午影斜,忽忽朝酲中。 老眼醉生花,一派野烟霿
刺史行部春郊路,路前有冢冢无树。石人石兽知何代,萦烟结莽埋春雾。 下马来寻断碑露,碑表七字擘窠书,乃是诗人元遗山之墓。 魏初姜彧记碑阴,先生遗命弟子注。不书官爵不题名,中原布衣了半生。 百年风雅《中州集》,一代典章野史亭。乾坤清气最难得,斯文自任诚非轻。 呜呼龙蛇争斗山河颓,铜马纸鸢成烬灰。虚名误人生百谤,写到苏诗肝肺摧。 肯作中书褚渊活,共谅江南庾信哀。刺史修举职所专,重扶墓碣树墓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