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原名周用,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76,卒于公元1547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行之,号伯川。
弘治十五年进士,授行人。
正德初,迁南京兵科给事中,进言谏迎佛事及镇守江西中官不法事。
迁广东布政司参议。
嘉靖中,历官南京工部、刑部尚书。
九庙灾,自陈致仕。
后以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官至吏部尚书。
有《周恭肃集》。
生卒年:1476-1547
行之,原名周用,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76,卒于公元1547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行之,号伯川。
弘治十五年进士,授行人。
正德初,迁南京兵科给事中,进言谏迎佛事及镇守江西中官不法事。
迁广东布政司参议。
嘉靖中,历官南京工部、刑部尚书。
九庙灾,自陈致仕。
后以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官至吏部尚书。
有《周恭肃集》。
生卒年:1476-1547
吴太常诸公九日前一日登清凉寺次韵 清秋何处回高眼,山寺遥临江水滨。 满地黄花聊避俗,谁家白酒未尝新。 可怜明日是九日,为问閒人能几人。 且与山灵修故事,已传西北静风尘。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清秋何处回高眼”:“清秋”指的是秋天的清爽,而“何处回高眼”表达了诗人对高远视野的向往和寻求。这里通过使用“回高眼”,暗示诗人在秋天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日常的广阔视角和深度思考。 2.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要通观全诗,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 (1)“一夜钟声报早朝,万方元会仰天高”意思是:一夜之间传来了钟声报早朝的消息,天下各地的人们仰望天空,神情庄重。这句中,“钟声”是时间,“元会”指元旦的朝见,“仰天高”是神态,“万方”指天下;“仰天高”写出了诗人对皇帝的尊敬和期待。 (2)“星临烛影开宫扇,云霭垆香引御袍”意思是
诗句逐句注释 1. “绝怜湖上水”:极度喜爱湖面上的水。 2. “照见佛头青”:湖水映照出佛像的头部是青色的,这里用“青”来表现水的清澈和碧绿。 3. “到处通三竺”:整个地方都通向三个寺院(即著名的天竺寺等)。 4. “移来得巨灵”:移动得来巨大的神灵。 5. “云心回玉柱”:形容云朵在天空中飘动时,好像玉柱一样挺立。 6. “霞气薄金庭”:形容阳光照射下
雪夜禁中 朝服在身,直夜值金銮殿。雪如华雨,落在玉栏杆上。 九扈升平,旧业被占尽,天下太平。五云环绕,与高寒共舞。 霁色初晴,照亮仙仗;皎洁清光,洒满御坛。 引领春光,属于桃李;韶华如故,春天仍在向上林看。 注释: 1. 朝衣:指皇帝的朝服,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2. 永夜直金銮:整夜都在金銮殿值勤,形容忠诚和坚守岗位。 3. 华雪霏霏点玉阑:雪如雪花般飘落,落在了玉栏杆上,形象地描绘了雪景之美
【解析】 题干要求是“赏析”,考生要注意从诗歌的意境、情感、手法、语言等方面进行答题。本诗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写秋日宴别;颔联描绘宴席上的景象;颈联表达自己的怀乡之情;尾联抒发诗人离别后对归舟的思念和夜晚的孤寂之情。 【答案】 译文:城南有小宴,凉雨客人临秋时。水白莲花净,云阴桂叶周。此时怀故国,有日问归舟。月色清淮夜,孤吟更倚楼。注释:①宴别:在宴会中送别朋友。②城南:城南即指京城之外。③回小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清都:指的是天庭,即神仙居住的地方。 惟昔游清都,眷兹固难忘。 回忆起从前在天庭游玩的情景,那些美好的景象总是令人难以忘怀。 此日复何日,真宰垂谦光。 今天又是什么时候呢?神仙真的在垂示谦虚之光吗? 合沓来天人,羽仪纷成行。 天空中飘来了天上的人,他们穿着华丽的羽毛装饰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为唐时歌女名,此词以咏元宵节的盛况,表现节日气氛。上元:指元宵节。 皇都元夕:即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皇都”是指京城。“元夕”即正月十五,俗称“上元”。 正瑶空:天空明亮,像美玉一样纯净。瑶空,指夜空。 华月九衢如昼:华月照彻九条大街,像白昼一般明亮。衢,通衢,大道。 倩农师:请农师占卜。倩,请。 五谷:五种庄稼,这里泛指农作物。 丰年
【注释】黯黯:暗淡,指天色昏暗。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东南,相传舜葬于此。潇湘八景之一。娟娟:皎洁的样子。峨眉: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风杨柳浑摇落:西风吹动的柳枝也摇落了叶子,形容秋风劲峭。浑:全。莫向江亭赋别离:不要再到江边的亭子里去吟诵离别的诗篇了。 【赏析】这是一首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人借景抒发对朋友离别时的思念之情。首句“黯黯湘云断九嶷”,点出地点,写出秋色之暗,为下文写景张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思古》,其原文如下: 古人不可见,要见古人心。 羲皇日已远,河岳徒高深。 焉知千载后,无人复思今。 为君歌所思,清风激商音。 注释与赏析: - "古人不可见":表达了对古代人的难以直接见到的遗憾。 - "要见古人心":表达了想要理解古人思想和情感的愿望。 - "羲皇日已远":羲皇,指的是传说中的黄帝,这里指代古代人。"日已远"意味着黄帝时期已经过去很久了。 -
【注释】 耕云:指耕种时云朵飘动。 桐邱先生笑开口,问我湖田不知亩:桐邱先生,这里指的是陶渊明。陶渊明是晋朝人,曾隐居在江西的庐山下,所以后来的人称他为“桐江先生”。他经常对人说:“我闲居无事,但求衣食自给,何必去追求名利呢!”这里的“开口”,是指说话。“湖田”,即湖泽农田。 一卷神农百谷经,今日居然落我手: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古代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他尝百草而知药性,教民耕种,发明了五谷种植方法
何巩道是明代的杰出诗人。 字皇图,号越巢,生于明末清初的广东香山。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有学识、有志向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和爱国情怀,其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矛盾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 工书能诗。 景泰二年进士。 授南京吏科给事中。 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 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 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