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祚是清代的诗人,字文孙,一字来园,号过庐。
李昌祚生于1616年,逝于1667年,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初年到中叶的多个重要历史时期。在文学创作上,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李昌祚是清代的诗人,字文孙,一字来园,号过庐。
李昌祚生于1616年,逝于1667年,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初年到中叶的多个重要历史时期。在文学创作上,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诗句注释】 鲁峰别王汾仲:鲁峰,即鲁公山,在今江苏句容东南。鲁峰别王汾仲,指王汾仲辞别鲁公山时。王汾仲,名不详,唐末官员。 摇落乡心属暮秋,王郎真合古人求。终宵对月烧茶灶,竟日临江上酒楼。雁外山低黄叶路,日边帆去白蘋洲。江流漠漠天如水,图画何曾尽别愁。 【译文】 摇落的乡愁属于深秋时节,你真是符合古人寻求知己的心愿。 整整一个夜晚对着月亮点着火炉烧制茶叶,一整天都站在江边小楼上饮酒作乐。
李昌祚是清代的诗人,字文孙,一字来园,号过庐。 李昌祚生于1616年,逝于1667年,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初年到中叶的多个重要历史时期。在文学创作上,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清直隶高阳人,字景霱,别字台书,号坦园,又号据梧居士。 顺治三年进士。 十五年,任秘书院大学士,历东阁、弘文院、保和殿,前后凡二十七年,为顺治、康熙二帝所倚重。 参与平定三藩机密,力赞施琅在台湾设官镇守之议。 卒谥文勤。 有《心远堂诗集》等。 生卒年
李茹旻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代的史学家。李茹旻(1659-1739)是江西临川人,字履如,号鹭洲,康熙五十二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李茹旻与兄长李绂并称为“临川二李”,他们不仅工于诗文,还是京师公认的文学大家。 李茹旻的诗艺精工,博览百家,他的文学作品和学术研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包括《太平府志》、《粤西通志》和《二水楼诗文稿》等。其中,《太平府志》是一部地方志作品,记录了该地区的历史
李昌祚是清代的诗人,字文孙,一字来园,号过庐。 李昌祚生于1616年,逝于1667年,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初年到中叶的多个重要历史时期。在文学创作上,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