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于仁,字纯哉,号仙山,又号龙溪,四川安岳人。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
初任福建永春知县;雍正十一年(1733)自将乐县调澎湖通判,秩满仍留协办。
乾隆元年(1736)撰有《志略》,乾隆五年(1740)胡格增为《澎湖志略》。
〖参考蒋镛《澎湖续编》,台银本。
〗(廖振富撰)
生卒年:?-?
周于仁
查阅内容
【译文】: 六十岁已过,三仕到彭门。 东南海上国,牛女在星经。 天高风远吹,水长浪相随。 飓风如雷吼,沙飞雾漫茫。 有时万马奔,无计卧双樯。 风景虽不同,民情却甚良。 勤耕山药饭,俭用布裳装。 麦稻要采买,豆麻可充粮。 黍黄村火闹,草绿庭庭荒。 柴户常关闭,蒲鞭不用扬。 官闲啸月响,民乐烹羊肉。 久窃禄位荣,留名不敢忘。 光阴似石火,花甲变星霜。 将别心难舍,思归欲束装。 祖饯群黎众,一苇早杭行
留别澎湖诸同事 劳劳俗吏两经迁,才到澎湖便是仙。 盗息何须鸣竹柝,民良无处试蒲鞭。 三年卧治身多病,一苇轻杭意转牵。 更念和衷同事者,从兹远别亦潸然。 注释: 1. 劳劳俗吏两经迁,才到澎湖便是仙。 - 劳劳(形容繁忙): 形容官员忙碌的样子。 - 俗吏(平庸的官吏):指普通的官员。 - 两经迁:经过两次调动。 - 才到澎湖便是仙:刚到澎湖就感觉自己好像成了仙人一般。 2. 盗息何须鸣竹柝
周于仁,字纯哉,号仙山,又号龙溪,四川安岳人。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 初任福建永春知县;雍正十一年(1733)自将乐县调澎湖通判,秩满仍留协办。 乾隆元年(1736)撰有《志略》,乾隆五年(1740)胡格增为《澎湖志略》。 〖参考蒋镛《澎湖续编》,台银本。 〗(廖振富撰) 生卒年:?-
相关推荐
易宗瀛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广受赞誉。下面是对易宗瀛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 - 基本信息:易宗瀛,字公仙,一字亮庵,号岛民,湖南湘潭人。他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和文人。 - 教育经历:易宗瀛自幼好学,博极群书,与兄长易宗瀛齐名,有“机”与“云”之誉。他在青年时期便已展现出非凡的学识,这对他后来的成就产生了重要影响。 - 官职生涯:易宗瀛在雍正初年被主掌岳麓书院
周孝埙是清代诗人、刑部主事,以诗文见称于时。 周孝埙(1763年—1833年)字愚初,号逋梅,祖籍常熟。他生于江苏吴县木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他不仅以其诗词作品闻名,还与多位当时文人有密切往来,如韩崶等。周孝埙的生平与作品,在文学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作《芜城》便是代表作之一: - 《芜城》 1. 诗歌背景:这首《芜城》描绘了繁华过后的萧条,反映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2.
邵自华是清代诗人、官员,字立岩,出生于大兴。他是一位举人,曾任清丰教谕。关于邵自华的具体介绍如下: 1. 个人背景 - 姓名与字号:邵自华的真名是邵自华,字立岩,他的字号“立岩”在古代文人中较为常见,寓意稳固如岩石,坚定不移。 - 出生地:邵自华生于大兴,即现在的北京市区,这可能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地理和文化素材。 - 官职经历:邵自华曾于乾隆年间中举人,并担任过清丰县的教谕
周于仁,字纯哉,号仙山,又号龙溪,四川安岳人。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 初任福建永春知县;雍正十一年(1733)自将乐县调澎湖通判,秩满仍留协办。 乾隆元年(1736)撰有《志略》,乾隆五年(1740)胡格增为《澎湖志略》。 〖参考蒋镛《澎湖续编》,台银本。 〗(廖振富撰)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