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六,原名英廉,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14,卒于公元1783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计六,号梦堂,本姓冯。
雍正十年举人,由笔帖式授内务府主事。
乾隆间擢永定河道,以误工革职,寻起用,累迁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
四十五年,特授汉大学士。
汉军授汉大学士自英廉始。
寻署直隶总督。
以病乞罢,卒谥文肃。
有《梦堂诗稿》。
生卒年:1714-1783
计六,原名英廉,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14,卒于公元1783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计六,号梦堂,本姓冯。
雍正十年举人,由笔帖式授内务府主事。
乾隆间擢永定河道,以误工革职,寻起用,累迁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
四十五年,特授汉大学士。
汉军授汉大学士自英廉始。
寻署直隶总督。
以病乞罢,卒谥文肃。
有《梦堂诗稿》。
生卒年:1714-1783
这是一首反映古代民族与国家关系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及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关怀与包容。 诗句: 1. 君不见混同江水流向东,东归沧海连鸿蒙。中有人烟杂蜃气,分罗部族邻鲛宫。 注释:混同江是黑龙江的一个支流,流经中国东北。这里用“东归沧海”比喻各民族回归祖国大家庭的情景。“人烟杂蜃气”描绘了边疆地区的繁茂景象
华山鸟道歌 华山之巅,群龙欲起,其势如虹,直上云霄。其势如怒,其声如响,其势如奔,其情如狂。 此乃华山之雄姿也,令人心旷神怡,神往不已。 注释:群龙拔地旧欲起,掉臂抟云怒未己。细看鸟道夹苍髯,矫首天门怅烧尾。脚底一声何处雷,蹒跚刺眼惊青能。飞空冰雪欲相溅,夺路虎罴胡为来。解我紫茸裘,佐以青藤杖。奇石异松有如此,人生宁惜屐几緉。危梯亦不危,兴到无艰劳。绝壁亦不绝,高立穷纤毫。海气苍茫海天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词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注意要结合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响踏层岩落叶黄”:声音在层层叠叠的山岩间回荡,黄色的落叶铺满了大地。 “何年帝馆化僧廊”:不知什么时候,这里曾是帝王的行宫,如今却化为僧人的修行之所。 “霸图佛力同销歇”:昔日雄霸天下的帝王之图,现在都随着佛力的消退而消失。
注释与赏析: 1. 少嗜壮弥笃,神洽迹益放。 - 年轻时就酷爱壮阔的景象,精神饱满,足迹越放越远。 2. 偃蹇丘壑间,畴能乖所尚。 - 在山丘和沟壑的间中徘徊,难以找到自己的喜好所在。 3. 凌晨诣绝境,初阳丽遥嶂。 - 凌晨时到达了人迹罕至的地方,朝阳照耀着遥远的山峰。 4. 微踪溯险夷,层峤历幽旷。 - 小心翼翼地追寻着危险的山路,攀登着高耸入云的峻岭。 5. 栈危后已夐,林折前若障。 -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计六,号梦堂,本姓冯。 雍正十年举人,由笔帖式授内务府主事。 乾隆间擢永定河道,以误工革职,寻起用,累迁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 四十五年,特授汉大学士。 汉军授汉大学士自英廉始。 寻署直隶总督。 以病乞罢,卒谥文肃。 有《梦堂诗稿》。 生卒年
林拱辰(1865~1935),谱名瑞龙,官章拱辰,字星枢,号景其,宜兰人,清太学生林钊嗣子,与清帮办台湾抚垦大臣林维源为叔侄。 自幼读书,宏通经史,文艺精妙,诗赋尤佳。 光绪丙戌(1886)县试,取录秀才第一,补博士弟子员。 己丑(1889)府试,擢拔一等首班,补食廪膳。 乙未(1895)割台之役,曾与兰阳士绅组团抗日。 日本据台后,改攻医术,仁声远播。 明治三十年(1897)授佩绅章。
林元英是清代的诗人。 字弁瀛,闽县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担任上高知县,并在任职期间留下了许多诗作。林元英的《漱石斋吟草》是他诗歌作品的主要集中,这些作品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