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龙,一位在清代诗坛上留下独特足迹的诗人。林兆龙,生活在清道光年间,其确切生平资料不详,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学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林兆龙是位具有影响力的诗人,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研究清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林兆龙,一位在清代诗坛上留下独特足迹的诗人。林兆龙,生活在清道光年间,其确切生平资料不详,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学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林兆龙是位具有影响力的诗人,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研究清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注释】 1. 荣寿:对长寿的祝愿,也称为祝寿。 2. 鹤算长:指寿命很长。鹤是长寿的象征。 3. 憩苃(juàn):车前草。 4. 台南:指台湾南部。 5. 台北:指台湾北部。 6. 咏甘棠:即“颂甘棠”,用歌颂甘棠树来比喻忠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通过对鹤、车前草等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寿星深厚的敬意和祝福。 首句“寿香一柱表心香,刻意申祈鹤算长。”描绘了一幅寿星手持香炉
诗句翻译: 1. 寿诗竞进祝冈陵,五老三神果可徵。 2. 巴语幸邀青眼顾,龙门百尺若荣登。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寿诗竞进祝冈陵:在为逝者祝寿时,人们争相献上诗歌。这里的“寿诗”指为逝者的祝寿诗歌,“竞进”表示争先恐后地献上,“祝冈陵”指的是为逝者建坟或墓地。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尊重。 2. 五老三神果可徵:五老是指传说中的五位仙人,他们常被用来比喻高德长者和贤士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 诗句解读 1. 曹仁宪谨荣寿:这里的“曹仁宪”指的是人名,而“荣寿”则是祝贺对方长寿的意思。整体来看,这是在向某人表达敬意和祝福。 2. 寿诞恭逢九月时:这里提到了“寿诞”,即庆祝生日的场合,“恭逢”表示庄重地相遇或庆祝,“九月”则明确指出了庆祝的日期是农历九月。 3. 萸觞菊盏正相宜:这里的“萸觞”是一种古代的酒杯,而“菊盏”则是指用菊花制成的酒杯
【注释】曹仁宪:指唐代人曹荣寿。谨荣寿:是向荣寿表示崇高的敬意。 译文:您在为人处世上有着长久而显著的成绩,人们纷纷传颂您的声誉。您将会受到东都志的记载,青史将会留传着您的美名,并受到赞美使君的颂扬。 赏析:本诗是作者对曹荣寿的赞颂。首句写曹荣寿在为人处世上有显著成绩,第二句写他的声誉远播,第三句说他将来一定会被载入《东都志》一书,第四句说青史上会留有他的名字,第五句说他的美名和使君的颂扬
曹仁宪谨荣寿 译文: 祝酒的美酒斟满绿玉樽,西来的清爽气息弥漫朱门。 吾辈犹如瑶池仙会,雪藕冰桃享受湛恩。 注释: 1. 曹仁宪:人名,此处指代某人的尊称。 2. 荣寿:庆祝长寿的意思。 3. 绿满樽:形容美酒的颜色翠绿,充满了整个酒杯。 4. 西来爽气:形容清新的空气从西而来。 5. 朱门:红色的门楼,通常用于贵族或富贵人家。 6. 吾侪:我们。 7. 瑶池会:瑶池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
曹仁宪谨荣寿 寿域天开气运延,金茎十二露华鲜。 我公想是琼浆饮,绿鬓朱颜不老仙。 诗句解析: 1. “寿域天开气运延” 这句诗表达了对长寿和好运的期待。这里的“寿域天开”意味着一个充满长寿和幸福的地方,而“气运延”则暗示着这种状态会延续下去。 2. “金茎十二露华鲜” 这句诗描绘了金茎(可能是指某种象征长寿或富饶的物品)上的露珠晶莹剔透、鲜艳夺目。这里“十二”很可能指的是金茎上分布的十二个部分
曹仁宪:指宋代词人曹勋(1098-1159),字颖叔,号松隐,安徽合肥人。荣寿:即“荣”,指荣誉;“寿”指长寿。 寿星原本老人星,大德从来享大龄。 注释:这里的“老人星”是指古代人们认为的寿星,是一颗象征着长寿的星星。而“大德”则是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寿星本来是象征长寿的星星,而那些有大德的人自然也会享受到长寿的福气。 旧社耆英堪再会,画图一幅绘丹青。 注释
【注释】 ①寿算:年寿。五旬:五十岁。九秋:九十个月,这里指八十岁。海屋:指仙人的住宅,传说中住在海上的高楼上。更:增加,添。三多:指“德、言、工”三者兼备的美德。六甲:六十天。这里借指一年中的六个月份。周:圆满。 ②赏析: 曹仁宪谨荣寿这首诗是写祝贺友人寿辰的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前两句写祝寿对象的年龄和寿数。后两句写祝寿的内容。整首诗押韵,平仄协调,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明愚”并非一个真实存在的清代诗人。从现有资料来看,“明愚”是清代嘉兴人,本姓陈,别号放憨,天台山僧,有《结茅集》的作品集流传于世。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字号:明愚,字憨初,一名栗隐,别号放憨。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省)。 - 家族背景:本姓陈,可能为汉族。 - 宗教身份:天台山僧人。 2. 作品与影响: - 《结茅集》:这是明愚的诗词作品集
林中桂,字秀民。 诸罗县(今嘉义)人。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岁贡生,曾任《重修台湾府志》分订,康熙六十年(1721)夏四月朱一贵起事时,曾为之赞礼。 朱一贵事败后,因「从匪」被议。 〖参考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 〗(施懿琳撰) 生卒年:?-
林维丞,初名星垣,字维丞、薇臣,号亦图,福建闽县人。 出身书香门第,性嗜学,穷诸经及宋儒诸书。 尝自言:「不读五经,便觉心胸窒碍」。 咸丰九年(1859)渡台,受聘新竹林占梅家,掌记室,故寄籍淡水,补弟子员。 翌年,受林氏委托赴福州代筹刊刻《潜园琴馀草》,未竟成书。 光绪初年在「潜园」号召筹组诗社。 光绪五年(1879)编辑《沧海拾遗》。 光绪十二年(1886)参加「竹梅吟社」,为竹堑诗坛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