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水,原名孙霖,清代诗人
孙霖,字武水,号羡门居士。
浙江吴兴人。
连横《台湾诗乘》谓其于乾隆初期来台湾,曾绘制渡海图,并徵咏诗。
其作〈赤嵌竹枝词〉注中曾述及巡道觉罗四明、台湾知府余文仪、台湾知县陶绍景禁演夜戏事,可推断其当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或稍后渡台。
〖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
〗(施懿琳撰)
生卒年:?-?
武水,原名孙霖,清代诗人
孙霖,字武水,号羡门居士。
浙江吴兴人。
连横《台湾诗乘》谓其于乾隆初期来台湾,曾绘制渡海图,并徵咏诗。
其作〈赤嵌竹枝词〉注中曾述及巡道觉罗四明、台湾知府余文仪、台湾知县陶绍景禁演夜戏事,可推断其当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或稍后渡台。
〖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
〗(施懿琳撰)
生卒年:?-?
赤嵌竹枝词 (其一) 结缘才过又中元,施食层台市井喧。三令首除罗汉脚,只教普度闹黄昏。 注释:结缘才过又中元,施食在佛寺举行,人们聚集在寺庙周围,为僧侣们准备食物。施食时,人们争相购买供品,寺庙内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三层的木塔上悬挂着红色的旗帜,象征着节日的喜庆。施食活动结束后,人们纷纷离开,但寺庙内仍然充满了热闹的氛围。 译文:结缘才过又中元,施食市井喧。三令首除罗汉脚,只教普度闹黄昏。 赏析
【注释】 赤嵌:即赤坎,今属广东省。竹枝词:一种民歌体诗,用五言或七言句式,每两句成一首,多以咏唱男女爱情、劳动生活为内容。毗舍耶:佛教语,指阿难陀,梵文Pancadā的音译。报赛:佛教仪式,谓向施主报告布施功德。刺桐花:即木棉。 【赏析】 《禾间新构认农家》,是明代诗人王邦畿的《赤嵌集》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民们秋收后的喜悦,也表现了他们对佛祖的信仰和对佛事的虔诚。全篇采用七绝形式
赤嵌竹枝词(注) 庶鱼庶草剧难名,每讶寒宵壁虎鸣。一种绿毛么凤好,也夸文采满东瀛。 注释:庶鱼庶草难以命名,每次惊讶于寒冬夜晚壁上的壁虎叫声。一种绿色的羽毛和斑纹的凤凰很好,也赞美了它的文采布满东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通过描绘庶鱼庶草难以命名的奇景,以及壁虎叫声和绿毛吗凤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同时,也赞美了这种美丽生物的文采之美。 首句“庶鱼庶草剧难名”
诗句翻译:断掉的鲵(一种鱼类,生活在海里)喝着海水,空无一物,亚班针指层洋东。 踏歌陆离诧光怪,逼耳灚灂洪涛舂。双沟腾沸划红黑,三山隐现浮蛟龙。铁网乞取珊瑚树,星光直射牛女宫。平生奇绝不易得,况有新诗开愚蒙。小别黯然客腊尾,痴颜大笑来春风。壮怀破浪走万里,乘槎岂复疑路穷。古今沧桑本变幻,短翮势欲超樊笼。神仙若无倏若有,会须身入蓬壶中。佛阁明灯不知夜,金鸡一声初阳红。扬帆三十六岛过,精灵呵护烦天公
赤嵌竹枝词 渐消狙犷渐恬熙,大杰巅头立社师。海宇同文臻雅化,爱听童子诵毛诗。 注释:逐渐消失了粗野强悍的习气,人们变得平和安详;杰出的人物站在顶端,建立了教化的机构。整个天下的文化水平都提高了,高雅的教化已经普及。我喜欢听孩子们背诵《毛诗》,这是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儒家学说的基础。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继儒的一首竹枝词。全诗通过描写社会风俗的变化,表达了对文化教育的推崇和热爱
注释:出草的番人每拍肩膀,踏歌欢饮不知年。伊尼无数惟功狗,贸易还征贌社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出草番人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对贸易、税收的看法和态度。其中,"出草"是指出山打猎,"赤嵌"是地名,指福建漳州。 首句"出草番儿每拍肩,踏歌欢饮不知年",描绘了出山打猎的人们,他们边拍肩边唱歌,欢快地饮酒,似乎忘记了岁月。这里的"拍肩"和"踏歌"都表现了他们欢快的心情
注释翻译: 这首诗是一首竹枝词,通过描绘竹子环绕成城的美景,来赞美太平盛世。诗中还提到海不扬波、珊瑚护卫和人家篱落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赏析: 《赤嵌竹枝词》是诗人对赤嵌城的赞美之作。赤嵌城位于今天的新加坡一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诗人以竹枝为画笔,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竹枝环绕木为城”,这句话描绘了赤嵌城的地理特点。竹枝环绕意味着城墙是由竹子构成的
注释:除却风雨天气,分装急唤渡头船。深秋播种清冬熟,拣得西瓜贡十员。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丰收的景象。首句“除却风风雨雨天”,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克服困难,战胜恶劣天气的赞美。次句“分装急唤渡头船”,描绘了农民们在丰收季节,急忙将收获的果实运往市场的场景,展现了农民们的喜悦和忙碌。第三句“深秋播种清冬熟”,描绘了农民们在秋天播种,到了冬天就能收获的美好景象
【注释】 雌雄别味:男女不同口味。嚼槟榔:咀嚼槟榔。古贲灰:槟榔壳,即槟榔皮。荖叶香:用荖叶(一种草药)泡的茶有香味。争看:争相观看。猱采:猿猴摘取。耀蛮方:在云南一带,猿猴多,所以称“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吃槟榔的情景。槟榔原产于印度,后传到南洋各国。中国自元代以后,也广泛种植。元、明两代,在福建、广东等省的沿海一带,还曾大量种植,但到了清朝就逐渐被禁止了。
【注释】 赤嵌:今属福建省福州市。竹枝词:唐代民歌,以七字句为主,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风俗和思想感情。此诗即用“番花”、“牙蕉”等语入诗的民歌体。 “四季番花”句——一年四季,番花开放的季节,就是春天。 “投来更有”句——投来的还有菩提果。 “清供”句——清清白白地供在幽静的书斋里,悟到清净的境界。 【赏析】 此诗为诗人游览闽南时作。诗中的“牙蕉”,指槟榔;“檨”,指橄榄。“投来更有菩提果”
夏诒霖,字惠霖,号兰舲,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下面将详细介绍清代诗人: 1. 基本信息 - 生平与字号:夏诒霖,字惠霖,号兰舲,是一位清初的诗人和道士。他生于清朝初期,具体年代不详,但根据他的生平可以推测,他是在明朝末期到清朝初期之间出生并活动的。 2. 文学成就 - 作品风格:夏诒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婉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徐仁铸是一位清末诗人,字研甫,号缦愔,出生于1863年的直隶宛平,逝世于1900年。他在光绪十五年中进士,历任湖南学政等官职。他以工诗闻名于世,著有《涵斋遗稿》传世。 徐仁铸生于清穆宗同治二年(公元1864年),卒于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和文学上的经历。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的科举考试中,他凭借出众的才能被选为进士。此后,他先后担任过湖南学政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