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瑛是清代诗人,他的诗文作品《望江南》和《点绛唇》等流传至今。
陆瑛的诗文风格清新婉转,情感细腻而真挚,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陆瑛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词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研究和赏析的经典之作。
陆瑛是清代诗人,他的诗文作品《望江南》和《点绛唇》等流传至今。
陆瑛的诗文风格清新婉转,情感细腻而真挚,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陆瑛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词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研究和赏析的经典之作。
注释: - 寒成阵,风露逼帘旌。:形容冬天的寒冷如战阵般密集,风吹露水逼得帘子上的旌旗都显得冷清。 - 今夜阑干人独倚,去年小阁记同登。:今天晚上独自倚在栏杆上,去年我们一同登上小阁楼。 - 往事不胜情。:往事太多让人不堪回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之作。首句“寒成阵,风露逼帘旌”,用“寒成阵”来形容冬天的寒冷,而“风露逼帘旌”则描绘了寒冷的氛围和凄凉的气氛。第二句“今夜阑干人独倚
【诗句释义】 点绛唇·春晚: 春风吹过,雨打风声,杜鹃啼叫催促春天离去。半庭院中花飞絮乱,都化作离人的心事。记得那次相逢,春意正浓在深树。再次凝望伫立,柔情几许,无处排解。 【译文】 春风拂过,雨打风声,杜鹃啼叫催促春天离去。庭院半边花絮纷飞乱舞,都化作了离人的心事。记得那一次相逢,春天正浓在深树。再次凝望伫立,柔情几许,无处排解。 【注释】 杜鹃:传说中蜀国国王杜宇死后,魂化杜鹃鸟,悲鸣凄切
清代诗人陈劢。 陈劢,字伯驺,是清朝时期一位杰出的文人,生活在清顺治(1644-1661)年间的福建长乐。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涉猎文学、历史等领域,其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将对他的生平和成就进行详细的介绍: 1. 生平背景 - 家世与教育:陈劢出生于福建长乐,自幼聪颖好学,家世并不富裕但家境清贫,但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文人。 - 职业经历:在中年时期
陆惟灿并非清代诗人,而是近代诗人。他生活在清朝末期的晚清时期,字光甫,是嘉兴人。陆惟灿的文学活动主要在20世纪初,他的诗歌创作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陆惟灿的作品《书梦华先生诗集后》展示了其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运用。 陆惟灿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他在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人,但会试报罢,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奏销案牵连被除名,之后曾坐馆于某书院。尽管遭受挫折,陆惟灿并未放弃文学追求
陈绳,诏举博学宏词。 乾隆元年(1736)应试,诗落一韵,不入选。 旋举孝廉方正,授教职归。 当事聘修《惠献贝子功绩录》,选长汀县学训导。 乾隆九年(1744)三月任诸罗训导。 在台期间,曾协纂《台湾府志》及《台海番社采风图考》,有功于文献。 旋以表现卓异,选贵州贵阳经历,迁清镇知县,为巡抚冯某所重,有「悃愊无华、月计有馀」之目。 能文工诗,所作诗由元、白上溯杜、韩,根底相当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