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南华亭人,字二鲍,一字谡苑,又字谡园,号菰村。
康熙十五年进士,官大理寺左评事,疏请大臣与诸王会议时,不得引身长跪。
又疏论江淮间屯田扰民,请急停苏民困。
官至太常寺少卿。
诗书画皆工,时称太常三绝。
有《改虫斋集》。
生卒年:1634-1690
清江南华亭人,字二鲍,一字谡苑,又字谡园,号菰村。
康熙十五年进士,官大理寺左评事,疏请大臣与诸王会议时,不得引身长跪。
又疏论江淮间屯田扰民,请急停苏民困。
官至太常寺少卿。
诗书画皆工,时称太常三绝。
有《改虫斋集》。
生卒年:1634-1690
故园 故园渺何处?延眺独伤神。 亲老久为客,囊空长傍人。 泪兼花作雨,愁似草逢春。 何日还桑梓,商歌原宪贫。 注释: 1. 故园渺何处:故园,指作者的家乡。渺何处,表示对家乡的迷茫和渴望。 2. 延眺独伤神:延眺,眺望远方。伤神,指因思念而心伤。 3. 亲老久为客:亲老,指年迈的父母。久为客,形容自己长期在外为客,无法回家陪伴父母。 4. 囊空长傍人:囊空,指经济拮据,没有积蓄。长傍人
韶阳道中 浈源出大庾,厥势颇奔放。 ——【注释】浈水发源于大庾岭,水流势能强劲。 况遭峡石束,郁怒不可状。 ——【注释】遭遇峡谷的岩石束缚,气势愤懑难以形容。 南流汇武水,有助气益壮。 ——【注释】向南流入武水后,气势更加壮大。 上疑建瓴泻,下乏砥柱障。 ——【注释】上游如同从高处倾倒的水一般流淌,下游缺乏像砥柱山那样的屏障阻挡。 崖石蹙巑岏,滩陇斗涛浪。 ——【注释】险峻的悬崖和陡峭的山峰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的作品以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而著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 巨灵擘连山:指巨大的神力劈开了连绵的山峰。 - 洪河乃东落:大河向东流去。 - 崚嶒豁双华:形容山峰峻峭,像莲花萼一样张开。 - 千峰列儿孙:形容山峰如众多的子子孙孙排列。 - 少昊扬金精:少昊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位天神,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 元气郁磅礴
这首诗描述了瞿塘关的壮丽景色和险要地势。诗中描绘了连山接巴东,地险势复壮。谁辟鸿蒙开,插天列青嶂。滟滪立江门,突兀献奇状。摩挲两铁柱,越历几兴丧。惊涛奔紫崖,鱼龙不敢傍。众山自回合,前行欲何向。初疑水际穷,忽转天心旷。恍如出甑底,沸釜掀层浪。赤甲与白盐,开阖似屏障。丹黄苍翠间,日色相摩荡。割据慨当年,雄长不相让。流览卧龙图,英姿迥堪尚。探奇自兹始,弥觉心神王。 诗句解释: 1. 瞿唐
清江南华亭人,字二鲍,一字谡苑,又字谡园,号菰村。 康熙十五年进士,官大理寺左评事,疏请大臣与诸王会议时,不得引身长跪。 又疏论江淮间屯田扰民,请急停苏民困。 官至太常寺少卿。 诗书画皆工,时称太常三绝。 有《改虫斋集》。 生卒年
马敬思是清朝的诗人,字一公,安徽桐城人。 马敬思是一位多产诗人,他的诗集名为《虎岑集》,其中收录了他创作的七言律诗。在《虎岑集》中,马敬思以深邃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
马孝思是清代的诗人。在文学的世界里,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生活感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字永公,号玉峰,桐城人,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覆瓿集》与《屏山诗草》等多种形式。《覆瓿集》中的篇章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诗歌技巧,而《屏山诗草》则记录了他对自然风光、人生百态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描绘